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

标签: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历史 |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
张玉万
翻出多年前从昌黎旧货市场买来的老书《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虽然内容有些不合时宜,却兴致勃发,认认真真地将其逐页翻阅,对名人与学术、学术与政治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了一定的宽容与理解。
《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
1974年,儒法斗争史的研究扩大为一场全国性的思想运动。为配合这场运动,一些资料书面世,本书即为其一。全书主要资料包括以下方面: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如什么叫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孔丘和儒家学派(如孔丘为什么反对陈成子、什么叫儒和儒家)、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如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耕战”政策)、中国历史上尊儒与尊法的斗争(如西汉的政治家晁错、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如“等富贵,均平富”是宋代农民军的革命口号、清代太平天国的讨孔运动)、五四时期批孔斗争的历史经验——纪念五四运动五十五周年、后记。
在1976年四人帮倒台以后,学界再度进行了对于儒法斗争史的全面检讨。黎澍《四人帮对中国历史学的大破坏》、扈世纲《评四人帮的影射史学》、吴江《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等,一致批判儒法斗争并不是持续两千年的斗争,儒法斗争史将历史学古为今用,虚构历史共识,将中国思想史简化为儒家与法家独立的之嫌,成为政治工具,展现了强权出真理的心态或是权力拜物教。这一系列论述强调法家思想仅仅短暂地出现于秦汉时期,并未延续至今,法家也仅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地主阶级的斗争,而并不代表唯物主义的思想。
客观地说,此书有其历史烙印,但还是有收藏价值和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1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2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3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4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5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6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7
读《关于儒法斗争(参考资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