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姨

标签:
怀念老姨情感 |
分类: 生活感悟 |
怀念老姨
张玉万
虽说是自然规律,但是就阶段性、个体化而言,往往令人有世事无常之叹。母亲去世日子不多,我的脑子里装着好多与此相关的事,其中就想到了母亲的妹妹——我的老姨。
2021年7月,通过老姨女儿张彦荣的微信惊悉,22日(六月十三)老姨逝世于哈尔滨道外区民强社区,享年88岁(虚岁)。
大河(即“滦河”)在河北省昌黎县境由北向南流去,在向东拐弯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信庄”。这个村子上个世纪30年代时属昌黎县五区,今属荒佃庄镇,有两个“重量级”名人。一个是张其羽,另一个就是1935年出生的我的老姨马玉芬。
老姨12岁才正式上了学,学习成绩比较好,每次考试都是前二名,所以两次跳级。上学期间很艰苦,每天早晨起来先背着筐到树林子里搂一筐树叶或拾其他柴禾,回来再上学。晚上吃完饭儿童团还有活动,她当上了儿童团长,要带领大家开会、练操。白天有时在村头站岗、放哨,检查过路人是否有路条……
斗转星移,到了21世纪,老姨多年为黑龙江省新闻人物,被誉为当代“佘太君”。她是全国拥军模范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十佳老人、道外区百年风采女性……
大型专题片《永恒的追求》这样赞誉她:“她是人们心目中一位英雄而伟大的母亲……不尽的奉献,刚毅的性格,执着的追求,人们都说她是一个刚强女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信仰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的绿树就会枯萎;追求是生命的灵魂,失去它心底深处就会一片迷蒙。
只有坚定信仰,一往无前,生命的鲜花才能永不凋谢;只有不懈努力,永恒追求,人生之帆才能不迷航程。
…………
几十年来,我与老姨有过很多书信、电话等联系,并以她为踏实工作,乐于奉献的高标。可以说,我的点滴成就均来源于老姨的潜移默化……
敬仰之余,在我的笔下时常将其展示于家乡,胪列如下:
《一个身份独特的人》,1998年4月1日《秦皇岛晚报》;
《姨夫·老姨》,1998年4月3日《昌黎周报》;
《“当代佘太君”马玉芬》,1998年7月10日《昌黎周报》;
《浓浓拥军情》,2007年8月8日《昌黎日报》;
《昌黎人在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观礼台上》,2009年11月25日《昌黎日报》;
《全国拥军模范马玉芬》,2015年12月《昌黎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如今,老姨的大量照片、书信、手稿还在,惟有脱去昌黎腔满口东北腔的鲜活的老姨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老姨一生笃定信念而不悔,画上了圆圆的句号。
迟到的嘱咐:老姨一路走好!
2022年6月15日写于昌黎
图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