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看点:2021年小暑节气注意养生四方面和六种节气美食(组图)

标签:
小暑节气养生与美食 |
分类: 健康饮食 |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7/9308356d20364d3caa16d243bba1be79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7/daf32cc9119241baa844f761ac8c3bef_th.jpg
2021年07月07日,今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寓意天气开始炎热。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小暑是炎热天气的开始,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中医认为,人与自然,“天人相应”,顺应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规律养生保健、防治疾病,可以减少时令病的发生,对控制慢性病,养生延年有积极的意义。下面是小暑节气养生四方面和六种节气美食~
一、小暑重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因天气原因小暑时期会引起人体内的血压波动,在床或蹲坐时血压是较为平稳的,但若起立过快,会导致头部血压锐减从而导致身体受损。所以在起床、蹲坐起立时不要着急,最好能够活动一下四肢,不需要时间太长,半分钟即可,然后慢慢起身。
二、小暑要养好脾胃
小暑养好脾胃,关键注意两点:饮食适量和忌寒凉。天气热,会使人莫名其妙出现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等问题,因此饮食不宜贪多,适量即可,尤其是晚餐,千万不可夜宵冷饮一起下肚。
夏天,很多人对冷饮特别偏爱,但脾胃喜温,过多的寒凉会伤到脾胃,因此冷饮要少吃,最好不吃。此时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并节制七、八饱为宜,食物多以冬瓜、白萝卜、番茄等,并配以菊花茶、绿豆汤等饮品解暑。
夏天由于天气闷热,年轻人还会冲个凉水澡、不停吹空调。实际上,这样做容易造成身体隐患,切忌猛用冷水洗澡。
三、饮食养生:合理饮食
小暑属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升,湿邪易困脾胃。此时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饮食以淡补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小暑饮食有“三宝”:
莲藕:能清热、养血、除烦。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安神,改善因血虚导致的失眠。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黄鳝:性温味甘,属补性食物,有补虚损、除风湿的作用。暑天湿气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此时吃黄鳝,与“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一致,能改善不良体质,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且民谚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此时的鳝鱼不仅味美,滋补价值更高。
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
四、运动养生:少动多静
小暑养生提倡“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与小孩,以及体质较弱的人,尽量避免在小暑天气中做剧烈运动,以减少损害人的阳气。
这段时间可以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适当进行小幅度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散步,慢跑等。
这个时节的运动只需要感觉到出汗就行,没必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脱水,引发不适,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
小暑节气六种美食
1、绿豆汤
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绿豆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豆类。体质虚寒者不宜过多饮用。常温饮用,不宜冰镇。
2、冬瓜汤
冬瓜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之功效,是夏天消暑汤水之首。冬瓜炖排骨,营养美味,小暑时节,食欲不佳,可开胃促进食欲。
3、酸梅汤
乌梅、陈皮、玫瑰花、山楂,冰糖适量。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调味即可。酸甜可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是传统的消暑饮料,小暑时节,尤宜饮用。常温饮用,也可冰镇,不宜过凉。尤宜肝火旺,脾胃虚,阴虚内热,多汗伤津者饮用。
4、金银花茶
金银花、生甘草、绿茶适量。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尤宜适合咽痛、牙龈肿痛、口疮者饮用。
5、消暑三豆羹
绿豆、红豆、黑豆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粥成浓稠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化湿。尤宜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肢体重困者食用。
6、莲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小暑时节,莲藕上市,有凉拌,清炒,煲汤多种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