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1/66efdce859e6418d9f5dd23c157ab33c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1/259f5762901649e0b48777a9de6da744_th.jpeg
2021年04月20日,是谷雨节气。谷雨节气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针对谷雨节气的气候特点,我们在饮食上应该有相应的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谷雨节气养生指南与节气美食。
一、饮食养生(日常饮食注意)
1、晨起喝杯水
暮春气候复杂,多大风天气,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喝水量以250毫升为宜。
2、饮食应“五低”
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低盐就是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因此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游离糖,食糖过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低胆固醇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品,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及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每天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克;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3、少酸增甘健脾胃
中医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春季饮食最好少食酸辣,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三月饮食最忌酸宜甘。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在众多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好治疗作用。
4、健脾祛湿需当心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随后会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如果饮食生活不加注意,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热湿。会诱发老年人关节疼痛、腰背疼痛,或者哮喘发作等,儿童则表现扁桃体肿痛、支气管炎,咳嗽等症。谷雨时节食疗养生可以适量食用芡实、薏仁、山药。此时季节养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湿,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即可。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例如煮稀饭时可加一些芡实、薏仁和赤豆等。多吃性平、性温的食物,如薏米、莲子、
芡实、山药、大枣等,也可以用陈皮泡水喝。
二、谷雨节气食谱推荐
1、蘑菇炒山药
原料:干蘑菇、新鲜山药、芹菜。淀粉、盐、酱油。
做法:将蘑菇洗净,用热水泡至变软,泡菇水留下备用。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热后,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加入适量酱油或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益精,增强人体抵抗力。
2、百合莲子银耳羹
材料:银耳、莲子、干百合、冰糖、枸杞
做法:将银耳用温水泡发,大约半个小时后洗净。剪去根部,用手将银耳撕开成一小片,同时,莲子,百合,枸杞也分别用水泡发;将撕好的小片银耳放入砂锅内,倒入足够多的清水,开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煲约2个小时;将银耳煮到浓稠状态,再放入冰糖搅拌,然后倒入莲子再煮半个小时左右;最后倒入百合和枸杞,煮15分钟即可。
3、香椿拌豆腐
材料:香椿、豆腐、烟、味精、麻油
做法:将豆腐切块,放在锅中加清水煮沸,沥水,切丁;将香椿洗净,稍微焯一下,切成末备用;在碗中放入盐、味精、麻油。加入香椿搅拌均匀;最后淋在豆腐上再轻轻地搅拌均匀即可。
4、豆蔻砂仁荷叶饮
原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1/2张。
做法: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沙锅,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有消食宽胀,行气和胃。
5、海带银耳羹
原料:海带5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海带洗净切碎,银耳泡发后与海带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适量。1日内服完,可常服。
功效:有疏肝、补脾肾之功。
温馨提醒:谷雨节气,已是暮春。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款祛湿养生食疗方
山药薏米芡实粥
山药、薏米、芡实按111比例熬粥。这三种食物都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同时各有侧重:山药补五脏,
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收敛的功效;薏米,健脾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备收敛固脱的作用。此外,将黄芪、砂仁、神曲与乌鸡煮汤饮用,也有健脾功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