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的贫困13:第一章第一节

(2024-11-30 11:26:09)
标签:

第一章第一节

交换价值史

交换使用矛盾

蒲鲁东观点

马克思批判

哲学的贫困13:第一章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第一章科学的发现第一节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77-88页。第一章是其核心基础章节,其中第二节为主要内容,第一节是其前导,第三节是其应用。第一节分交换及其价值的历史,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矛盾,蒲鲁东有关观点和马克思的批判,小结四部分。
       蒲鲁东先给我们说明使用价值变成交换价值的过程。他认为绝大多数产品不是自然界供给的,而是工业生产出来的。他进一步写道,个人需要很多东西,可是不能单独生产。人们要满足多种需求,就要生产多种东西。要生产多种东西,就决定从事生产的不只一个人。这就决定要有分工。有分工就有交换,就有交换价值。蒲鲁东认为,为了交换我就求助于各行各业中我的合作者。这样我就有了合作者。马克思说蒲鲁东假设我们还没有摆脱鲁滨逊式的那种和社会隔绝的孤独状态,因此这时合作者和各种业务,分工和它包含的交换都是凭空掉下来的。马克思总括蒲鲁东的观点说他有许多建立在分工交换基础上的需要因而也就假定有交换及其价值存在,这就是所谓交换价值的起源。按照蒲鲁东的说法,要说明交换就要有分工,要说明分工就必须有使分工成为必要的种种需要,要说明这种需要,就必须假定有这种需要但并不是否定这种需要。假定分工是已经知道的蒲鲁东怎样用分工来说明他不知道的交换价值呢?他说个人开始向别人即向各行各业中他的合作者建议建立交换并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别开。马克思进一步写道,蒲鲁东并没有细究这些关系的始末,只是给交换这一事实盖了历史的印记。
       马克思随后简述了交换自己的历史。中世纪交换的只是剩余产品。后来不仅剩余产品而且一切产品,甚至一切生产都完全取决于交换。蒲鲁东也许还会用有人向合作者建议来说明这种情况。最后人们把德行爱情信仰知识良心等以前不能交换的东西也变成买卖对象。这就是把一切精神的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对此蒲鲁东也会用个人向合作者建议这样做来说明。要说明某种经济观念的产生,蒲鲁东也会用个人向合作者建议来解决问题。
      马克思接着叙述了蒲鲁东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存在对立矛盾的观点。他谈到与蒲鲁东相似的观点在西斯蒙第和罗德戴尔那里也存在。
      蒲鲁东的有关观点和马克思对它的批判我们可以更详细地叙述于下。蒲鲁东说如果需求不变,产品的交换价值就会随着供给的增长而下降。马克思说产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产品的多少,这总是对需求而言。蒲鲁东的困难在于他忘记了需求,任何东西只有在对它有需求的条件下,才谈得上多少。他撇开需求不谈就是把交换价值和稀少把使用价值和众多混为一谈。
       马克思随后谈到,蒲鲁东把众多当做使用价值,把稀少当做交换价值,就把使用价值和供给,把交换价值和需求混为一谈。他还用由意见决定的价值来代替交换价值。这样斗争的双方就是效用(使用价值、供给)和意见(交换价值、需求)。他为调和这两种对立力量找到了一种决定自由的方式。对此马克思说价格是需求和供给之间,效用和意见之间进行斗争的产物,它不会代表永恒的公平。在这两种不能比较的力量之间,在效用和意见之间,在自由的购买者和自由的生产者之间存在着斗争。供给不只代表效用,需求也不只代表意见。需求同时又是供给,供给同时又是需求。因此蒲鲁东把供给和效用,需求和意见混为一谈是空洞的抽象的说法。蒲鲁东称为使用价值的东西,其他经济学家也可以称为由意见决定的价值。马克思称斗争不是发生在效用和意见之间,而是发生在出卖者的交换价值和购买者的交换价值之间,产品的交换价值每次都是这些互相矛盾的估价的合力。供给和需求才使生产和消费互相接触,但是生产和消费是以个人交换为基础的。供给的产品的效用是由消费者确定的。因此在生产者的心目中,产品代表交换价值的某种综合。生产者所供应的不仅是有效用的物品,而且主要是某种交换价值。需求只有在掌握交换手段的前提下才有效。而这些交换手段本身也是产品,也是交换价值。蒲鲁东把自由的购买者和自由的生产者对立起来。他说人的自由意志才引起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对此马克思说,生产者只要是在以分工和交换为基础的社会里进行生产,他就不得不出卖。生产者的生产资料不取决于自由意志。消费者并不比生产者自由。他的意见以资金和需要为基础,由取决于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决定。需要是建立在意见上还是建立在生产组织上?需要往往直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基础的情况。
       蒲鲁东还把一切生产者化为一个唯一的生产者,把一切消费者化为唯一的消费者,使二者互相斗争。马克思对此说实际情况是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和需求者之间的斗争构成购买者和出卖者之间斗争的必然要素,而交换价值就是这个斗争的产物。蒲鲁东把供给和需求是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互相接触的仪式。对此马克思说同样交换也只是消费者和消费品互相接触的必要仪式。一切经济关系都是直接消费者借以进行的一些仪式。马克思接着阐明,供给和需求(恰如个人交换一样)就是某种生产的关系。
       最后马克思小结指出蒲鲁东用抽象的矛盾的概念如稀少和众多、效用和意见、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来代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需求和供给。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用他自己所去掉的各种要素中的一个要素生产费用作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综合。在他的心目中,生产费用就是这样构成综合价值或构成价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