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克思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

(2024-01-11 11:16:14)
标签:

商品交换过程

矛盾吸引排斥

发展创造形式

物体吸引排斥

椭圆轨道运行

马克思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正文第122页中谈到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这是他在资本论中运用辩证法的一个例证。
       他写道,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
       马克思的这段话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商品交换过程和其他各种过程一样,都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中的特殊表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总论中包含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个组成部分,同样历史唯物主义中也包含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两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就是揭示了商品交换过程中存在的辩证法的矛盾现象。
       马克思具体指出,商品交换过程包含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其实辩证的矛盾观就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对立统一。显然商品交换过程的双方正是由于互相需要而互相吸引才构成彼此交换商品的一个对立统一体。与此同时,双方又存在彼此排斥的不同的利益需求的另一方面。这样双方就需要彼此讨价还价来协调这种关系。协调一致双方才能构成一个统一体完成商品交换,而谈崩了就会分道扬镳互相排斥形同路人彼此分手解除商品交换统一体的存在。
       正如马克思接着谈到的那样,商品生产交换的历史发展并没有扬弃其中存在的矛盾,而是不断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这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马克思后面又举了自然界存在的类似例子来进一步阐明这个道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辩证法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首先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次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其中的商品交换过程中。这个例子是一个物体不断被另一物体所吸引同时落向该物体,同时它又和后一物体相排斥而离开该物体,这是一个矛盾。而前一物体沿椭圆轨道绕后一物体运行则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显而易见,马克思这里举的例子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我们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地球作为恒星太阳的一大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位于这个椭圆形轨道的两个焦点之一的位置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