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年探哲路再回瞰31
现在回溯我最后一篇发表文章的经历。我把它放在另外两篇发表文章之前大概有以下原因,其一它是相对来讲重要或比较重要的五篇文章之一。其二它是在系院同事论著启发下发表的一篇论文,其观点和论述方法上具有某种特殊性。其三它是最后发表的,因而可能具有某种总结性的意义。
在《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也经历了一个不短过程。最初编辑曾让我按照他的想法发表一篇文章,我因不适合自己而没有从命。这篇文章最初主编也没有同意发表,我在力争后又修改原稿后才再投获主编恩准得以发表。主编周祚绍老师肯定文章有新意并亲任责任编辑,编辑也为本文作了内容摘要。于是我的文章《阐述实践唯物主义的反面视角-从《试论实践的唯心主义》谈起》终于在该刊2002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发表后,我院李毅嘉老师在该刊2005年第2期上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拒斥》一文曾对我这篇文章给予某种肯定。至今我在网上仍然可以查到我的这篇文章所引起的某些反响。
文章摘要指出:结合李毅嘉《试论实践的唯心主义》,提出从反面论证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1.阐明理论唯物主义在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方面与实践唯物主义有相通之处。2.阐述李文集中论证的实践唯心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论题。3.提出与之密切相关的理论唯心主义概念。这就从反面印证了实践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而无产阶级专政则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直接体现。文章关键词是实践唯物主义;反面视角;实践唯心主义。
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示实践唯物主义基本观点。1.共产主义者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者,无神论是辩证唯物主义题中应有之义。2.共产主义者倚重实践即实际反对改变事物现状使现存世界革命化。3.共产主义者把唯物主义付诸实践,同时在实践中遵循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为其社会行动纲领的的世界观基础。实践唯物主义可分为属于哲学内部的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两大部分。前者又可分为自然观、历史观、实践观和认识论的有关内容以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最显著特征之一的实践特征两部分。就全部马克思主义而言,则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实践)的指南。实践唯物主义有哲学含义,也有经济政治含义。前者是后者的实践观世界观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实际表现和社会政治指归。二者互为支撑,互相促动,缺一不可。
第二部分指出论证实践唯物主义的反面角度有三层含义。1.同实践唯物主义相对应的是理论唯物主义。它和前者有相通之处。这里谈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表现与不足。2.阐述李文集中论证的实践的唯心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论题。3.同唯物主义分为实践唯物主义和理论唯物主义一样,唯心主义也分为实践唯心主义和理论唯心主义。前者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者直接操纵的国家机构运转,后者则是哲学家和宗教界人士为维护它而间接进行的唯心主义论证。后者正是第三种和实践唯物主义相反的概念。它同样可以从反面印证实践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论题。
第三部分涉及李毅嘉的有关阐述和我们当时展开的所谓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的直接关系以及它推动这场讨论的继续拓展的作用。李指出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直接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