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标段纵分隔围堰清淤泥平均厚度:(m)

(2007-10-10 08:05:34)
标签:

教育杂谈

 

     G标段纵分隔围堰清淤泥平均厚度:(m

 

1、  C5-C5分隔围堰(即1#管涵)所穿过的区域?

G-2-3和G-1-9;G2-2和G-1-8;G-2-1和G-1-7;

                                   表一:

序号

所属的区域(或所穿过的区域)

原设计淤泥面厚度h(m)

清淤泥平均厚度(m)

备注

1(1)

G-2-3

1.00

1.123m

 

 

G-1-9

0.74

1(2)

G-2-2

0.77

 

G-1-8

1.20

1(3)

G-2-1

1.30

 

G-1-7

1.73

2、  C6-C6分隔围堰(2#管涵)所穿过的区域?

G-3-2和G-2-5;G-3-1和G-2-4;

                                 表二:

序号

所属的区域(或所穿过的区域)

原设计淤泥面厚度h(m)

清淤泥平均厚度(m)

备注

2(1)

G-3-2

1.10

0.888m

 

 

G-2-5

0.60

2(2)

G-3-1

0.95

 

G-2-4

0.90

3、  C7-C7分隔围堰(即3#管涵)所穿过的区域?

G-3-6和G-3-5;H-1-1.

                                  表三:

序号

所属的区域(或所穿过的区域)

原设计淤泥面厚度h(m)

清淤泥平均厚度(m)

备注

3(1)

G-3-6

1.10

1.15m

 

 

G-3-5

1.20

3(2)

H-1-1

(弃数)

 

说明:1、C5-C5、C6-C6、C7-C7各分隔围堰所属的区域(或所穿过的区域),可在《吹填造地分区平面布置图(日期:2006.10),图号:HDHYS-LY-01》查得。

      2、原设计淤泥面厚度h(m)来自:〈〈吹填造地分区平面布置图(日期:2006.10),图号:HDHYS-LY-01〉〉。

      3、清淤泥平均厚度(m)是按《吹填造地分区平面布置图(日期:2006.10),图号:HDHYS-LY-01》计算所得,若实际开挖清淤泥厚度与本计算不符,应以实际开挖量计算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