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课程班课堂笔记(一)

(2009-10-21 21:29:18)
标签:

美学

北师大

教授

博导

历史回顾

使命展望

杂谈

分类: 体会感悟

时间:2009年10月20日上午  地点:北师大英东楼623室

主讲人:刘成纪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目:美学:历史回顾与使命展望

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课程班课堂笔记(一)

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课程班课堂笔记(一)

刘纪成教授在讲课

主要内容:

一、美学的历史回顾

(一)审美意识的产生

旧石器晚期

新石器早期

山顶洞人

1、美化自身

美学诞生只有200年历史,1750年诞生,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距今8000年,就有了审美的意识。服装的功能有两点:实用和审美。

半坡人[仰韶]

2、具有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3、美化死亡

人为什么要修墓葬?对祖先死后能够继续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河姆渡等,认为死亡是人们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生存。中国人产生审美的时间是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之间。

附1:关于美学起源的不同判断:

一、新石器早期或旧石器晚期

二、理性的历史与美的历史

三、感性的历史与美的历史

四、人的历史与美的历史

五、动物的历史与美的历史

六、生态的历史与美的历史

附2:器物

木器

陶器:800

青铜器:1000

玉器

瓷器:1200

铁器:1200-1500

台与楼

(二)审美观念的产生

许慎《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

“羊大为美”与”羊人为美”

视觉:大

味觉:甘

平肋曼肤——屈原《九歌》,以胖为美。

《诗经》中说,硕人:魏国的庄江妇人,肤与凝脂,齿如*,螓首蛾眉,巧笑倩。

《左传》中讲到孔子的家世,他的祖先是河南商丘人,叫孔父嘉,遇见华夫督,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以肥胖健壮为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殷商灭亡的原因与吃喝有关系。酒池肉林,海吃海喝。到了周朝提出节制饮食,并纳入礼的范围——周公之礼。

用礼去规范野蛮。人们对饮食的追求到了一个精细的过程。

知味:

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浮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三)美学思想的产生

美在和谐//音乐//中西音乐比较

中国: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舜典》)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汉画:百兽率舞图(山东滕州龙阳店)

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合乎数的比例和秩序的和谐

(四)美学学科的产生

鲍姆加通(Baumgarten,1714-1762)

1735年:《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

1750年:《美学》

AesthetiK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可知,可欲,可情

可信,可行,可爱

以善启真,以美储善。

审美教育,应该让学生走出去到峨眉山、黄山、泰山、丽江去玩,自然而然地爱大自然,进而爱祖国,自然就是爱国教育。人要亲自到场,亲自体验。

不学诗,就无以言。不学礼,就无以礼。——孔子。

礼别异,乐合同。兴于诗,立之礼,成于乐,游于艺。

(五)美学在中国

西周:“善美学”、“佳趣论”、“美妙学”

中江肇民:《维氏美学》(1883)

花之安(Ernst Faber):《教化议》(1875)

王国维(1877-1927):《哲学小辞典》(1902)###生命/意境/境界。

妙不可言,用妙补充美。追求书卷气的生活,追求古雅。

(六)美学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1]1917-1927:蔡元培

[2]1931-1941:南宗北邓,朱光潜

[3]1956-1966:蔡,李,高,朱

[4]1978-1989:李泽厚,高尔泰

[5]1992—:文化,艺术,自然

二、当代使命的展望

美与情

美与爱

美与赞美

乐观主义

理想主义

转知成识

化欲为情

技进乎道

    对外部空间的审美,克服了人的存在的孤独感。赞美这个对象,是对他的肯定。在对生活的赞美和肯定当中,培养了人的乐观精神。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美学化欲为情。劳动才能养活自己的家庭,也是自己的需要,也能带来快乐,劳动之后使人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一)以美学制衡科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活的改变/世界观的改变/去魅与复魅

牛顿的彩虹与诗人的彩虹

科学的界限越扩张,诗的领域越狭小。(席勒《美育书简》)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Alexander Pope )

莱米娅(济慈/John Keats)

冰冷的哲学只要一触,

所有的美妙不就烟消云散?

从前天上有过一弧可怕的彩虹:

我们尽知其质地和纹理;她被排在

平凡事物那阴郁的行列中。

哲学会剪断天使的双翼,

以其条条框框征服所有的神秘,

拂去闹鬼的空气和土地神的矿藏――

拆散了彩虹,因为它曾使

性情温柔的莱米娅融化成阴影。

致彩虹(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 )

光学所能教我的一切,能否展示

你那令我痴迷的形状,

就像我梦见隐藏在你光环里

那些珍宝和黄金?

当科学将魔法的面纱

从造物的脸上揭去

原本多么可爱的幻想

现在却受缚于冷漠的物质定律

科学的界限越扩张,诗的领域越狭小。(席勒《美育书简》)

再造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1.去魅:永远失去的诗意世界,诗意成为骗局

2.复魅:在裸化的世界中重寻诗的潜质与光晕

3.诗与真的二次结合:寻找物化世界的诗性意蕴

(二)陶冶性情,使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文明的规训

生理的改变:身体能力的丧失///精神的改变:裸化的欲望/理性///感知力的改变:感官的迟钝与恢复

感知的全方位性:DARKNESS。

感知的亲自在场:直接、个体,媒介时代图像的廉价。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事物,看和听。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的、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双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恒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迟缓。鞋面上粘着湿漉漉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耀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双鞋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陈痛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三)以美育代宗教,确立审美理想,实现人的解放

    夫宗教之为物,在彼欧西各国已为过去问题。盖宗教之内容,现皆经学者以科学的研究解决之矣。吾人游历欧洲,虽见教堂棋布,一般人民亦多入堂礼拜,此则一种历史上之习惯。譬如前清时代之袍褂,在民国本不适用,然因其存积甚多,毁之可惜,则定为乙种礼服而沿用之,未尝不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群体理想

个体理想

民族理想

人类理想

群体指向

个体关怀

(四)提高鉴赏能力,

美化生活

#伊奥尔科斯[1820]

线条

断臂

遮掩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旧石器时代,25000年前。

1908.奥地利

身高:11.1CM

龙门石窟

万佛洞

观音

敦煌莫高窟

(五)美治主义:以美构建理想世界

美的本性:感性,爱,自由,共享

张竞生:以鬼治国,以德治国,以美治国

邝丽贞:美学立县,艺术大县(台东)

附:[文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中央公园之花石,农事试验场之水木,人人得而赏之。埃及之金字塔、希腊之神祠、罗马之剧场,瞻望赏叹者若干人,且历若干年,而价值如故。各国之博物院,无不公开者,即私人收藏之珍品,亦时供同志之赏览。各地方之音乐会、演剧场,均以容多数人为快。所谓独乐乐不如人乐乐,与寡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以齐宣王之惛,尚能承认之,美之为普遍性可知矣。

附:[政治]张竞生《美的社会组织法》

    社会如个人一样,当其幼稚的时代,他们对于外界的事情仅会模仿;及后,渐知创造了;再进,始能从事于种种事业的组织。这个进化的定则――模仿――创造――组织。

    今后我国若要图存,非先讲求组织的方法不可。我们第一步当学美国的经济组织法,使我国先臻于富裕之境。我们第二步当学日本军国民的组织法,使我国再进为强盛之邦······我在此书所特别注意者,乃是一个美的,艺术的,情感的组织法。但我想这个比富强的组织法更要紧。一国凡社会能从美的,艺术的,与情感的方面去组织,同时就能达到富与强。一因凡富与强的组织,如无美的,艺术的,情感的元素,则富的不免流成为资本家的凶恶及守财虏的乏味,强的不免如盗贼式的侵夺与凶徒样的专横。

农业美学

观光农业

 

景观美学

景观城市

 

宜居乐居

 

美学经济

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课程班课堂笔记(一)

刘教授出生在甘肃成县,我们三位甘肃籍的同学和他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