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英语神厨”的故事
(2009-06-22 11:18:56)
标签:
为人处世成功杂谈 |
分类: 精彩人生 |
清华“英语神厨”的故事
他名叫张立勇,1975年出生在江西省崇义县,父母都是农民。为了供他和弟弟、妹妹读书,父母欠了一屁股债。1993年,春节后,为了还债,张立勇带着高中课本,来到了广州一家玩具厂打工,业余时间坚持自学高中课程。
1996年6月中旬,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安徽女孩程珍也来到广州打工,空闲时经常来帮她哥哥洗衣服,她的哥哥是张立勇的同事老程,慢慢地她就与张立勇熟悉了。由于两人家庭背景相同,又有共同语言,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而且相爱了。
9月2日,程珍意外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她被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分校英语专科学院录取了。第二天,程珍来向张立勇告别,她含泪对张立勇说:“你明年也考我们学校吧。”程珍的哥哥也说:“你也考大学吧。如是你考不上大学,我妹妹是不会嫁给你的。”
随后,张立勇疯狂给亲友打电话,希望能帮忙找一份轻松,有时间自学的工作。后来,在北京工作的堂叔帮他在清华大学一家食堂找到一份帮厨的工作。由于程珍读的是英语专业,他决定自学英语。他马上给程珍写信。程珍很快给他回信,提出在学习上来个“比翼双飞”。
张立勇给自己订了一个“永不动摇的时间表:早上5时起床,5:15~5:30出去跑步,5:30~7:00背英语,中午1:00~2:00听央视国际部BizChna,20:00下班后学习英语到24:00,凌晨0:45~1:15听英语广播。
张立勇开始听英语新闻节目时,总是听不懂。后来,他中午先买一张当日的英文版《中国日报》,看一遍后,晚上再听广播就容易听懂了。
1997年暑假,程珍突然从家乡赶来清华看望张立勇。她忧伤地告诉张立勇,她父母不同意她找一个厨师男友,给她介绍了一位企业老总,问他怎么办?
他向程珍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打算先学好英语,再考大学、研究生,他还准备在北京创办一家经济实体。等到这些目标都实现了,他就光明正大地到她家去提亲将她娶回家。
1999年6月,张立勇和程珍双双获得了国家英语四级合格证书。2000年6月,张立勇又获得了国家英语六级合格证书。2001年1月,张立勇报名参加了托福考试。他竟考出了630分的高分。在当年的托福考试中,他的分数是全国最高的。一时间,在清华,关于张立勇自学英语的事广为传播,同学们把他称之为“英语神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张立勇自学英语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张立勇一夜之间红遍全国。
这时,程珍觉得张立勇已经学有所成,就让他到她家去提亲。然而,程珍父母并不认《英语合格证》,他们说,英语再好,也只是一个会讲外国话的厨师。
回到清华后,张立勇考取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对外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2004年拿到了本科文凭。得知张立勇英语成绩出众,学校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慕名找他取经,张立勇干脆在食堂专门开设了一个“英语卖饭窗口”。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许多大学都邀请他去讲课,介绍学习经验。不久,北京出版社出了一本张立勇写的介绍自己自学成才的书——《英语神厨》,该书被团中央、教育部新闻出版署联合评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图书”。
2004年10月,张立勇荣获了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随后,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此时,张立勇在清华整整度过了8年时光。
2006年9月,张立勇来到厦门郊外纺织公司实践、调研,而这时,程珍已经是该公司国际业务部的经理了。
2006年底,张立勇离开公司回北京时,两人决定两次去程珍家提亲。程珍父母已经从电视上多次看到张立勇自学成才的报道,高兴地同意了这门亲事。
2007年初,为了爱情,程珍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谋了一职。张立勇被聘为美国金头脑(中国)公司CEO。2007年3月,两人在张立勇老家登记结婚。那时,张立勇不但在读传播学的研究生,而且还被北京奥组委聘为2008北京奥委会语言培训班的高级讲师。奥委会结束后,张立勇加入了“心之光社会企业”,出任行政总裁,并亲任“心之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全身心地投入到专门为农民工培训再就业的公益事业之中。
事业干得轰轰烈烈,但夫妻俩结婚两年,一直没有举行婚礼。为了给双方亲友一个交待,2009年3月8日,趁第一期学员结业之机,两人在张立勇的老家低调地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然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紧张的第二期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据5月8日《东方女报》刘志阳
编者:有志者,自有有千方百计;无志者总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