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投资理财 |
小瓜贩卖瓜
一天与瓜贩闲聊。他说,一车西瓜1000公斤,一元一公斤进价,总共1000元钱本钱。卖多少价呢?最贵的市价是2元,于是他也卖2元。这个时候跟他杀价,等于与虎谋皮,任顾客怎么刁钻也不能让步。再说,卖瓜也得照顾左邻右舍,你这边放水叫撬行,缺乏职业道德,瓜摊会让人掀翻。
西瓜卖得很快,钱包也越来越鼓,但西瓜卖不够1000元,价钱绝无商量的余地。最终他卖够了1000元,心里一下子有了底,够本了。看一看车里的西瓜还剩下一半,再一看日头已过中午,他对那2元钱的底线不再坚持。
临近收市,他会把价格继续下降,当价格降到1元钱的时候是一道坎,再降就要想到亏本。但瓜贩的帐可不是这么算,本钱已经回来了,再卖一分钱就是赚头,也就是利润。1元钱不再是价格的极限,在他的头脑里,每公斤8角钱与6角钱、5角钱的界限早已经淡化,并没有质的区别,全是赚,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他关注的不是单价,而是总成本。
这位瓜贩的思维特点是:算大帐,直奔要害。有些知识分子的思路与他相反。他们理论功底深厚,谈起道理来一大套,但与实际总隔着一层。他们过于理性,凡事皆考虑周全,干起事来就繁琐,缺乏可操作性。
改期开放初期,发财的多是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如今,参与商战的人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今天的“成功人士”与30年前的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善于算大帐。
(据6月12日《广州文摘报》孟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