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后代教育 |
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育儿经
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年,杨澜在上海生下女儿。
按条件,杨澜完全可以为孩子选择贵族学校,但杨澜却为孩子选择了普通公立学校,她想让孩子接触到最真实的生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杨澜不要求孩子的成绩一定要在班上拔尖。但她却鼓励孩子去竞争当班长。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积极为班里的同学服务做事。儿子要做一个好班长,好干部,他就得让自己在各方面都优秀,自然也包括学习成绩。
杨澜不要求孩子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为此她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
儿子早就和她达成共识:做班长就是要牺牲自己为大家服务。
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太重要了,它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她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能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她说,千万不要做一个抱怨妈妈,抱怨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特别大。
(据《家庭与生活报》严峻
前一篇:孩子高三谈恋爱,该咋办?
后一篇:一让再让,酿出人间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