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周韵着我设计的云锦礼服
南京云锦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是中国织锦工艺中的一种传统提花丝织锦缎。云锦因其锦面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纹彩华丽,美若天上云霞而得名。它用料考究、工艺精湛,蕴涵独特的文化、科技知识,被专家称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遗产之一,堪称“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织造云锦的工具是一种长5.6米、高4米、宽1.4米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每台织机分楼上楼下两个部分。据介绍,由南京云锦艺人创制于15世纪的云锦妆花环形大花楼木织机是我国古代束综提花机中最复杂、最奇特、最完美的。云锦的织造工艺非常精妙,至今无法由现代织机完全替代。
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三朝都被指定为皇室御用贡品,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帔、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及坐垫、褥垫、靠垫、枕被等实用品,有时还作为朝廷礼品,馈赠外国君主和使臣以及赏赐大臣和有功之人。历代统治者相继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局,元为“东、西织染局”、明为“内织染局”、“神帛堂”、“供应机房”,清为“江宁织造局”,专门管理云锦的生产与销售。《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上三代四人就曾任江宁织造官达65年之久。清康熙、雍正年间是云锦发展的鼎盛时期,后逐渐衰落。
曹寅之孙曹雪芹以织造府的许许多多生活素材为蓝本,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
曹雪芹由于少年时期生活在织造世家的豪华生活里,他对丝织物的服料名称和上层社会中不同身份人物的服饰、佩戴,是极为熟悉的。他把这许多都忠实而详尽地记述下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了不少以云锦为服饰或实用物的名称,如:“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肩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水红妆缎狐肷褶子”、“大红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锁子锦靠背和引枕”、“金线闪大坐褥”……这些织物有的属“妆花”类,有的属“织金”类,有的属“二色金库锦”。在服饰方面,曹雪芹还写了罕见的“凫靥裘”和用孔雀毛拈成线跟金线在一起织成的“孔雀裘”。当雀金呢(孔雀裘)被火迸了一个洞后,书中曾写道:外面的“不但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的这是什么,都不敢揽”。后来还是宝玉房中的晴雯,用了家中的孔雀金线织补而成。曹雪芹对织物常识方面的理解,于此可略见一斑。
曹雪芹以“一把辛酸泪”来写这说不尽的温柔富贵、花团锦簇的钟鸣鼎食之家,只落得个悲金悼玉、红楼一梦的下场,是有他切身体会的。江宁织造曹家和曹家亲戚李煦家的衰败,非但与经济有关,更因其政治原因所致。曹家担任江宁织造兴旺发达的60年,主要是在康熙一代王朝。曹雪芹笔下的荣、宁二府,拥有大量土地,使用众多奴仆,享有各种优厚特权,过着穷奢极欲的富贵生活,这就是清王朝前期包括曹家在内的豪门贵族的真实写照。康熙死后,雍正即位。被康熙一手扶植起来的曹家,必然因种种政治方面的因素而被革职抄家。
在曹氏之后,江宁织造官员即不断更换。他们任职的时间或长或短,但未见有任职达十年时间者,更非世袭。织造府只以织造为事,守其本职,按时贡纳;历任织造官员也从未享有过像曹家祖孙三代那样的恩宠与特权,因而这许多织造官员也就不可能像曹织造府那样为人们所注意、所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