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拓展练习

(2025-02-26 09:20:19)
标签:

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拓展练习

班级:             姓名:   

一、理解性默写填空。(17分)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21分)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一队而敌之,必也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

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

【注】子贡:即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熏:香草。莸:臭草。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请用//给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                   兵:兵器。

D.夫子曰“哉!”         辩:通“辨”,区别。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5分)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5分)

           

           

(3)
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9分

送项判官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注】泥滑滑:鸟鸣声。青衿:学子的服装。白璧招: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即以白璧招聘。鸡翘:鸾旗车的俗称,指天子仪仗中载有鸾旗的前导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

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

C.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滑滑”“马萧萧”渲染出了离别的氛围。

D.颈联写与项判官的交情以及项判官的为人,尾联是临别赠言,全诗感情真挚。

2.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位怎样的官员?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祝愿?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拓展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3、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4、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非曰能之,愿学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二、

1.【解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2.D【解析】D项,辩有口才,能言善辩。

3.B【解析】B项,“繁词”指的是子贡。

4.(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1)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将从中进行选择。【二三子:诸位。此处可译为:你们。尔:你,你们。焉:兼词,于之。择焉:于之择。以上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2)  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中间陈述说明(居中调停), 推详论述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祸。【赐:子贡自称,翻译为:我。着缟衣白冠:穿着白衣戴着白帽。陈说其间:于其间陈说(状语后置句)。推论:推详论述。释:消除。患:灾祸、灾难。共5分。】

(3)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

(3)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帮助他,传播那古代流传下来的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回:颜回自称,翻译为:我。辅相:辅佐帮助。敷:传布、传播。导之以礼乐:状语后置句:以礼乐导之。句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

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 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 

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似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个跟着我吧。”

孔子说:“多么勇猛啊!”     

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中间陈述说明(居中调停), 推详论述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祸,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够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

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 

颜渊退后不说话。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

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

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颜回回答说:“我听说熏草和莸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帮助他,传播那古代流传下来的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使百姓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销铸成农具来使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气,子贡也没地方用他的辩才了。”

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废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

三、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动静结合”错,颔联视听结合,写送别耳闻目睹的实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写的都是动景。故选C。

5

(1)项判官形象:不贪图荣华富贵。从“非白璧招”中,可以看出项判官并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

(2)作者祝愿项判官

保重身体,“能强饭”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仕途顺利。“华簪常得从鸡翘”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能够常常伴随在皇帝身边,仕途顺利。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简译

江边渡口,可以看到洲渚上衰败的芦草,以及江桥上飘落的枫叶,午潮已过,送君于江畔渡口。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我们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亲如兄弟,初识时,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千里迢迢来此,并非受白璧招聘,贪图荣华富贵。握手祝君多多保重身体,将来定能美服华车,前途无量。

诗歌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项判官生平不详。宋代的判官一般为州府或节度使、观察使等的佐吏,主管判断公事,在地方官中虽非正职,但地位相当重要。

诗的开头两句写送别时所见的景物。首句“洲渚”是江中泥沙冲积而成的小洲,可见送别的地点是在江畔渡口。“断芦”和“落枫”点明时间是西风萧瑟的深秋季节。次句“沙长”与“午潮”密切相关,由于午潮已过,随着潮水的退落,原来被水淹没的岸边沙滩尽皆呈现眼前,显示送别的时间是过午以后。

三四两句记渡口所闻所见。“山鸟”是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鹃”,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鸡鸣叫的谐音,写得颇为有趣。第四句概括地描述了这个渡口车来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萧萧马鸣”出自《诗经·车攻》;这里的“马萧萧”,源自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句,与上句“泥滑滑”成对,也是谐音。作者运用唐代诗人的句子,熟极如流,写情写景,妙到毫瑞,却又各不相犯,足见其艺术手腕之高。    

五六两句写与项判官的交谊以及项判官的为人。第五句包括了两个典故:“十年”用《礼记·曲礼》中的“十年以长,则兄事之”;“青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据《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这句是说,两人的年龄大约相差十岁,亲如兄弟,最初认识的时候,彼此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第六句“白璧招”用《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指项判官为官廉洁,他千里迢迢来此,并不是受白璧招聘,贪图荣华富贵。

结束两句,是临别赠言。第七句的“强饭”,用平阳公主对汉武帝卫皇后说的话。卫皇后即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名歌女。她初入官时,平阳公主拊其背说:“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愿无相忘!”(见《汉书·外戚传》)第八句的“簪”,指系发于冕的簪,“华”是形容词,言其美。“鸡翘”,是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这两句是希望项判官保重身体,努力加餐,将来一定高车大马,前途无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