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语言似角,方寸执于心

(2024-12-06 10:24:12)
标签:

教育

杂谈

语文教学

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曾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言”,是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受益,这是为人处世之智慧。


鲁迅曾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你认为“善言”与“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引出了“善言”和“敢言”这两个概念。材料第一自然段由荀子关于“善言”的名言引出善言是美德,然后对“善言”进行解释。材料第二自然段由鲁迅先生关于中国青年要“敢言”引出,他认为青年人要“敢言”,“敢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珍视“善言”这一美德,体现的是“为人处世之智慧”和“人文情怀,审美情趣”;重视“敢言”,体现的则是“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责任担当”等意识。


作文的核心概念是“善言”“敢言”。根据材料可知,“善言”应多指运用表达的技术和艺术让语言表达文通字顺,以便让听者理解重视、使闻者或听取采纳,或心悦诚服。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就是善言,让齐王接受了他的意见。触龙说赵太后也是,触龙善言,赵太后才能够接受触龙的建议。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不费一兵一卒,则可退百万兵等等。“敢言”应多指言者不为私利,不谋私欲,不趋炎附势,敢于秉持公心,说句公道话:言者有胆有谋不向声背实,敢于挑战权威,说句实话:言者深谋远虑,真才实学,敢于任事担当,说句警醒世人的话。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敢言”者,就像《皇帝的新装》中小孩子说“他没有穿衣服”一样,很多人即使看到了不合理,看到了虚假也不愿意讲话,或者是讲真话。


写作任务中指出: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更”字的涵义,说明两者都重要,都不可缺失,考生应比较两者的益处,体现权衡与思考,明确指出哪一种更重要。写作时,文章首段可以写:敢言不可少,善言更重要。文章主体先写:敢言不可少,重点论述敢言对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写善言更重要,重点论这样写善言可以沟通人际关系,让社会更和谐等。最后,照应开篇,重申观点。


立意:


1.敢言凸显赤胆忠诚。


2.善言凸显人生智慧。


3.“善言”如春风化雨。


4.择事进言,善莫大焉。


5.大胆言语,问心无愧。


 

6.“敢言”不可少,“善言”更重要。




语言似角,方寸执于心


  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角”:柔和的钝角、方正的直角、尖利的锐角,均体现着数学的精妙之美。静下心来思考,我发觉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语言有极相似之处,“善言”与“敢言”则体现了语言与角的结合,即语言之角。


  从古至今,凡能成大事者都非常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或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善言来传达暖意,抑或以“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的敢言来表达果敢。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语言艺术也不断向着人类的精神高地迈进,令我们浸濡其中。


  且观“善言”二字,《增广贤文》有言:“善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句真诚、礼貌的语言,可平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文雅、朴实、健康、向上的语言,用文明的语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有些同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对自己的父母发脾气,一些伤人的话脱口而出,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但,爱不应是我们伤害他们的借口,更不应成为我们失控的理由。同处于困郁与苦难之中,《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却因达西一句句“善言”而收获了人生的圆满结局。一句温暖的话语如冬日的暖阳,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温暖,驱走他内心的黑暗与寒冷。学会“善言”,让其如钝角般包容他人。


  善言是为人处世的智慧,而敢言是远见卓识的勇敢。山河动荡、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若不是有人敢于站出来,直言社会弊端,指出中国前进的方向,又何来群众的觉醒、民族的解放呢?揆诸当下,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也需要我们勇敢发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的敢言重责,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新时代的青年要敢于揭露和批驳一些非主流的、容易混淆视听的不良声音,更要讲好中国故事、发表中国意见、传播中国精神,既要“善言”,也要“敢言”。


 

  我们要把握好心中的那个“角”,或柔,或利,或和。愿我们青年都摆脱冷气,口出善言,积极向上:愿我们青年都勇于发声,敢于担当,激昂青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