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福建中考语文冲刺模拟卷
(2023-06-10 19:33:12)
标签:
教育语文教学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故乡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学期末,班级开展了一堂主题为“故乡与城市”的开放性班会,请你参加。
【活动一】恋故乡,俱怀逸兴壮思飞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思乡之情是文人墨客吟咏的永恒主题。《天净沙·秋思》中的“
明月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对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夕阳西下
随君直到夜郎西
何处无竹柏
【活动二】观影片,抒发爱乡情怀
2.班级播出《守住绿水青山》记录片后,请根据要求帮小明补写完整观后感。(9分)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完善,满足着人们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出行(
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的增长、全社会使用频次的增加,也给运营管理和(zhì)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处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需求 维护 隐患
C.需求 维修
隐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弘扬着重要作用。
B.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弘扬着重要意义。
D.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
(1)驳 睐 秩(3分)(2)A(3分)(3)B(3分)
2.下面是小丽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春节文化在世界(jìng)相(zhàn)放,为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生活烟火与文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处
(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意趣 驱赶 提拔
C.意趣 驱动
提升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为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光景。
B.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为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风景。
C.通过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光景。
D.通过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风景。
(1)竞 绽略(3分)(2)C(3分)(3)B(3分)
【活动三】读经典,书写人生感悟
3.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按要求写一段心得体会,参与交流。(6分)
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要求:(1)要有整本书初读和再读的经历与体验;(2)要有部编版教材中的某一部名著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3)要体现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略(6分)
3.“书,这是一种重要的、永放光辉的明灯。”读名著,是不是有某个人物形象照亮了你的成长之路?请结合原著内容写一段话,在读书交流会上分享你的感悟。
备选名著:《朝花夕拾》《水浒传》《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是我成长的指路明灯。之前,我在学习上常常马虎应付,是他为学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的行为折射出的人性光辉,让我端正了态度,学会了精益求精。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4-5题。(7分)
【甲】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乙】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青莲居士,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其诗语言清丽,风格典雅。
B.《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
C.《如梦令》是词人年轻时的词作,描写了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经历。
D.甲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乙词想象奇特,有一种豪放之美。
A【解析】“青莲居士”和“豪放派”有误,应为“易安居士”和“婉约派”。
5.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渔家傲》中的“日暮”和“路长”在一起,营造日暮途远的困境之感,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2分)《如梦令》中的“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中不知不觉暮色四合,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2分)(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刻露:鲜明地显露。本:根据。上:皇上。刺史:即作者欧阳修。
译文: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既然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新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的原因,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加点词语 |
方法提示 |
解释(填写文字) |
遂书以名其亭焉 |
关联教材 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
(1)书: |
道其风俗之美 |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道:道路;说,谈论;道义 |
(2)道: |
掇幽芳而荫乔木 |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 |
(3)掇: |
(1)写(1分) (2)谈论(1分)(3)采摘,拾取(1分)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B.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C.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D.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3分)
(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3分)
9.文段中写了作者的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4分)
乐地僻事简;乐岁物丰成;乐山川之美;乐风俗之美;乐和平安定;乐与民同乐。(评分说明:能答出4点即可,每点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