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阅读《瓶中小鱼》

(2019-08-26 19:12:22)
瓶中小鱼
                               文/陈金山  苏效明

年段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瓶子,瓶子里什么样的鱼都有,羞羞答答的金鱼、健康质朴的锦鲤、咄咄通人的斗鱼、专吃垃圾的清道夫,以及不知名的小鱼。鱼们在水草和藻类植物中迂回穿梭,但每个瓶口都被封死了。
这是生物科的作业——生态瓶。鱼儿只能依靠水生植物提供的氧气和食物生存,若维持生命达5天之久,就算同学的作业合格。
鱼儿守望着如山的作业,和老师们朝夕相伴,但过了两天,就有娇小的生命相继夭折了。这些在分数面前历来是黑包公的老师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琢磨一研究,发现:1.25升大可乐瓶里的鱼儿活得最潇洒,而那些在小小矿泉水瓶里挤进了五六条寸把长的鱼,或把水草塞得满满的,鱼儿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再过一天,又有几条金鱼翻起了白肚。向来以载道、传道,拯救天下为已任的语文老师老苏头,终于不忍坐视,他不顾生物老师黄老师的铁令,每改完一本作文,就偷偷旋开一个瓶盖,让每条鱼儿透气5分钟!抬头看对面那已身怀六甲的政治女教师,也正绣花般地用别针在瓶盖上偷戳几个小洞洞,以求让鱼儿论持久战。那未来母亲的美丽心灵瞬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几天,台风欲来不来,气温持高不下,办公室里蒸笼一般,刚上完劳技课的林老师一身大汗,问:怎么不开空调?地理科刘老师忙劝阻:那些热带鱼很娇贵,忽冷忽热,很容易死掉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选择了忍受高温。
但有些水族却怕热,张着问天的大嘴于无声处苦苦挣扎。大家苦无对策,倒是数学王老师干脆,趁做课间操时走廊上没人,忙给胆瓶里一对名贵的宝石蓝换了一注青水。
5天终于苦熬过去了,生物科黄老师一脸庄重地给各个组的作业打分。学生们鱼贯而来,领回了为之率肠挂肚的生态瓶。见老师们有些难分难舍,有几个学生挺懂事,就说,那鱼儿多放在这儿几天吧。从此,作业如山的办公室里就多了一道风景线,学生们更爱上办公室了,来看鱼,也看老师。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洋溢着校园气息的散文,选材真实,情感含蓄而真挚,人物形象生动。文章选取了一则生物课生态瓶作业在办公室存放的一个片段,集中展现了几位不同学科教师的形象,同时也引发读者更深的思考。
文章开头,以极简练的笔法描绘了瓶中小鱼,开门见山。“但是”一转,“每个瓶口都被封死了”设置了悬念,甚至有点悬疑剧的味道。接着也啰嗦,直接告诉读者真相。读者大概忍不住想:这些作业能合格吗?也就是这些小鱼能活着吗?特别是第段开始出现鱼儿的夭折,还有鱼儿适合的生存环境。读者随之产生的阅读联想是:学生会来换瓶子吗?
作者笔锋一转,不再写小鱼的生存状态,却写了办公室里不同学科老师对待瓶中小鱼的态度和做法。“偷偷旋开一个瓶盖,让每条鱼儿透气5分钟”的语文苏老师,“绣花般地用别针在瓶盖上偷戳几个小洞洞,以求让鱼儿论持久战”身怀六甲的政治老师,为了“很娇贵,忽冷忽热,很容易死掉的”热带鱼而不开空调选择忍受高温的劳技老师和地理老师等老师,“趁做课间操时走廊上没人,忙给胆瓶里一对名贵的宝石蓝换了一注青水”的干脆的数学老师,这些老师形象各具特色,甚至带有各自的学科特点,特别是数学老师,换水这样违背作业要求的事也符合理科老师的标签:干脆,直接。
众多教师形象也抵不过一个生物科黄老师呼之欲出。从语文苏老师“不顾生物老师黄老师的铁令”,数学老师换水也要“趁做课间操时走廊上没人”,这些侧面描写,可以看出黄老师的一丝不苟。而第段“一脸庄重”四字直不要太形象。
最妙的是结尾,学生们“来看鱼,也看老师”,余音绕梁。
语言上,《瓶中小鱼》不讲究华丽的辞藻,更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娓娓道来,了了几笔,是大家笔法。语言幽默,恰到好处的引用“论持久战”“问天”“于无声处”等,大词小用,读来忍俊不禁。准确使用动词,写小鱼:迂回穿梭,守望,翻起了白肚,张……嘴苦苦挣扎……写教师:旋,戳,问,劝阻,换……这些动词无不生动具体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为揭示主题服务。
而本文的主题耐人寻味。生物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创设“只能依靠水生植物提供的氧气和食物生存”的适合鱼儿生存的环境,而实验品就是活生生的鱼儿。很显然,很多学生学业不精,导致鱼儿死亡。从教学的角度,无可厚非。但是,从教育的角度呢?老师们的爱护行为是不是作弊呢?生物作业是不是违背了生命教育的初衷呢?然而,本文没有做任何评判,留给读者去思考。


深度思考
1.文章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文章题目“瓶中小鱼”换成“生态瓶中的小鱼”,好不好?
3.写老师,各具情态。请任选一处写老师的句子,进行赏析。
4.关于本文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各位老师对瓶中小鱼的呵护,表现老师们对生命的热爱。
B.本文作者间接批判了生物科黄老师的教学违背了生命教育的初衷。
C.学生从瓶中小鱼中感受到老师对生命的热爱,瓶中小鱼拉近了师生距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这从“学生更爱上办公室”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1.内容上,写出瓶中小鱼迂回穿梭的样子,表现作者对鱼儿的喜爱,也设置了悬念,为下文写老师们拯救鱼儿做铺垫。
2.言之有理皆可。
答案一:不好。“瓶中小鱼”更简洁,在众多老师的眼中,就是瓶子,不是生态瓶。这样更能表现老师们对生命的热爱。
答案二:好。“生态瓶”更能显示文章的情节,更集中。这样更能引发读者对生命教育的思考。
3.示例:倒是数学王老师干脆,趁做课间操时走廊上没人,忙给胆瓶里一对名贵的宝石蓝换了一注青水。
“干脆”,写出王老师的果断。“趁做课间操时走廊上没人”侧面写出黄老师的严厉。表现出王老师对生命的热爱。
4.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