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权劝学》复习

(2019-01-30 09:30:16)
标签:

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

教学

《孙权劝学》复习《孙权劝学》复习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 北宋 政治 家、史学司马光 主持编撰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五代1362 年间的史事。

【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1.,权谓吕蒙曰: 当初               2.卿今当涂掌事:   当权  管理        

3.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脱                4.肃遂拜蒙母:  于是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           

6.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7.见往事耳:了解    指历史          

8.卿言多务,孰若孤?:   比得上      9.蒙乃始就学:  于是,就             

10.鲁肃过寻阳:  到……的时候  到     11.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略          

12.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认清事物   

【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事务多,谁能比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阅读理解:

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孙权劝学与鲁肃赞学两件事。

4、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6、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7、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0 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以对话表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 神态、心理。

11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 开卷有益

12 文中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蒙乃始就学 ”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 侧面描写 的手法。

13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见往事耳 但当涉猎

【问题探究】

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文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亲近的人对主人公学习的影响。

不同点:孙权对吕蒙是积极的促进的影响,吕蒙学有所进;方父对其子仲永是消极的影响,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

2.文章出了两个成语:1)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2)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3.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见笔记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体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答: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道理。

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

只要肯学,挤出时间去学习,就会学有所成。

7. 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

答:孙权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 “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中考题目】

1.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答:刮目相待  启示: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凡言之成理即可)

2.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答: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来劝吕蒙学习的。  

3.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答: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意对即可)                               

4.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了增长见识阅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