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练习
(2018-10-31 10:39:19)
标签:
教育语文教学 |
《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太丘(
【答案】
qi
2.解释加点字。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否)(fu):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
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
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
戏:玩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委,丢下、舍弃。去,离开。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顾:回头看。
3.划分节奏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君与家君期日中
(5)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君与家君/期日中
(5)友人/惭,下车/引之
4.古今词义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
【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去,前往
【期】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引】
古义:拉
今义:引用
【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5.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尊君在不。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答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你的父亲在吗
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到了中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二、课内阅读理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3)相委而去()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10分)
1.(2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
2.(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4.(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5.(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比较阅读
(一)[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
尊君在不?诺,期返而食。
2.解释下列句中横线的字词:(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故人来,方与之食恐其自食其言也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答案】
1.fu shí(2分,各1分)
2.约定丢下,舍弃才害怕,担心(4分,各1分)
3.C (2分)
4.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二)
〔甲〕《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答案】
1.A
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
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