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衣饰品之“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2011-02-06 22:04:15)
标签:

杂谈

    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

  

    鹤氅原意是指用仙鹤羽毛织就的外衣,道教认为是天上神仙所穿,故有羽化登仙之说。宝钗衣服的样式是鹤氅”,氅是袍服的一种,最早的氅是用鹤的羽毛织成的,称为鹤氅,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

 

    “鹤氅”二字,见于古代典籍。《晋书.谢万传》云:“著白纶巾,鹤氅裘。”《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五代史.卢程传》云:“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又据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以鸷毛为衣,谓之鹤氅者,美其名耳。”可知鹤氅是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故名。明刘若愚《明宫史》水集“氅衣”条云:“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之曰氅也。彩、素不拘。”这就说得比较清楚。大概样子像道袍,而不缝袖,所以披在身上像一只鹤。这种服装在明代宫中有之,当然勋臣贵族之家亦效仿焉。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三“衣”类云:“式如被幅,无两袖,而总折其上以为领,俗名‘一口总’,亦曰‘罗汉衣’。天寒气肃时,出户披之,可御风,静坐亦可披以御寒。《世说》王恭披鹤氅行雪中,今制盖本此,故又名氅衣,办皮者为当。”所说基本一致。

 

  据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以鸷毛为衣,谓之鹤氅者,美其名耳。”,大约鹤氅是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样子像道袍,不缝袖,穿在外面的大褂子,一如现代人里面只穿一件夹衣,外面套个大羽绒服般。无论鹤氅还是羽毛缎纱,皆为鸟羽捻入线中再织成的像缎子一样光滑且能防水的织物,正好作为雨雪天气遮风避雨之用。清王士禛《香祖笔记》: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匹,今闽广多有之。盖缉百鸟氄毛织成。在《皇华纪闻》卷三说:西洋有羽缎、羽纱,以鸟羽织成,每一匹价至六七十金,着雨不湿。荷兰上贡止一二匹。综上所述,这种雨雪类衣料的主要来源是靠海外贸易,珍贵且稀少,贾府小姐们不是猩猩毡就是羽毛缎,其豪富至此为甚。鹤氅是羽衣中的上品,仙鹤是中华文化中的祥禽,所以身披鹤氅的人,往往被视有仙风道骨。宝钗衣服的质料是“洋线番羓丝”,这是一种用丝线和毛线混合的织物,在当时是比较能够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的一种名贵衣料。宝钗的衣服冷素,衣料上却不含糊,看似简朴的外表下另有一份常人不及的贵气。衣服的花纹是“斗纹锦上添花”,斗纹指“交叉的斗形花纹”,锦上添花是丝织工艺中的妆花工艺,指在彩纬提花的基础上,另用小梭在织物局部挖织花纹。宝钗的这件衣服的花纹就是用妆花技法织成的斗纹,而非花朵纹,仍是比较素雅的图案。总体来说,宝钗的这件衣服其实就是一件蓝紫色方格斗纹的毛料大衣。冬天因为寒冷,所以人们脸色大多比较苍白,以黛玉为首的小姐们,在冬天都是身穿大红外衣以便映衬出白里透红的肤色,宝钗穿的却是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皮肤不够白嫩的人是不能穿绿色的,否则容易产生面若焦炭手如生姜的效果。同理,皮肤不够白的人,也不能穿深色衣服,因为这样会显得非常老气。宝钗服装的素雅风格贯行的是中庸平和的风格,不突出不张扬。

    衣服是色彩是莲青色,一种较深的蓝紫色,是一种典型的冷色,在生理上,冷色一般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这与她沉稳和冷静的性格吻合,似乎永远游离于人群之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