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之宝从何而来;罕见宝贝历经磨难;精神财富父教子传。4月20日晚八点,
白梦璋之孙白明、画家马晋之子马龙、儿媳梁季兰做客BTV科教《非常父母》,传家宝背后话亲情。
嘉宾马龙,中国工笔派画家马晋之子,马晋以画马闻名,受父亲马晋的影响,马龙与爱人梁季兰跟随父亲马晋多年的悉心研习,两人在书法和工笔绘画上颇有一番成就。白明,受爷爷白梦璋老先生的影响,热爱古玩收藏。生于三代收藏世家的他,热衷于有些人不屑一顾的瓷片儿,藏有瓷片6万余片,圈内人称“片儿白”。对古玩与收藏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
两位可都是家里藏有好货的主,这拿出的宝贝自然也是大有来头的。首先亮相的是马龙收藏的郎世宁《百骏图》底稿真迹。说起这郎世宁,可是位响当当的人物。1715年郎世宁从意大利来到中国,被康熙皇帝召入宫中成为宫廷画家。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里,他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这幅8米长卷《百骏图》于1728年完成,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马晋先生因为自幼画马,师从清末宫廷画家赵书村,有机会进宫亲眼见过郎世宁的作品,一次逛小市,无意中发现这幅真迹,立即买了回来。捡到这么一个大漏,那种欣喜若狂自是不用再说,此后马晋更是悉心呵护、用心研究,使《百骏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尽艰险终得以保存下来。马晋先生一生中三次临摹郎世宁的《百骏图》画卷,分别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荣宝斋。与其说是这幅画稿成就了马晋先生,倒不如说是马晋先生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和刻苦研习的韧劲影响了他的下一代。
同样是文革期间,三代收藏的白明家可就没能那么幸运了。那时白明才7岁,和哥哥一起兴高采烈地把这些让他们“害怕”和“憎恨”的古董稀里哗啦砸了个粉碎。回头,才看见父亲蜷缩在角落里,狠狠地抽着烟,满脸泪水……正是有了这段痛毁珍宝的经历,才让白明懂得应该更加去珍惜这些父辈传下来的老物件。他带来的宝贝,一个千金不换的小茶壶,既是劫后余生的宝贝,更与他祖父和父亲有着解不开的情缘,也将是白明准备传给儿子的唯一一件宝贝。
宝不在物,而在心,即便是无价之宝,它蕴含的文化才是长远的,折射出的亲情才是最珍贵的。4月20日晚八点,
白梦璋之孙白明、画家马晋之子马龙、儿媳梁季兰做客BTV科教《非常父母》,赏珍宝、品历史、读传承、悟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