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科学教育复习资料(一)

(2011-10-09 14:40:01)
标签:

杂谈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

3.间接指导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测量方法

 

1.正规性科学活动

2.分类

3.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

4.好奇心

1.学前儿童科学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测量方法

 

 

 

 

填空题

25.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和________两个方面。

26.操作活动之所以不同于简单的摆弄,在于它具有________和程序性。

27.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________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三种组织形式。

28.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________。

29.儿童的活动具有________、对象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30.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________。

31.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中,常用的观察分析法有行为检核、________和事件详录等。

32.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课程评价、________评价和环境评价。

25.就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它所奠定的是未来一代人的_______的基础。

26.操作活动之不同于简单的摆弄,在于它具有目的性和_______。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的_______过程。

28.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自然生态环境、_______和科学技术教育等四个方面。

29.儿童的活动具有主体性、对象性、_______等特点。

30.儿童操作实验选用的设备材料要齐全、够用并具有_______。

31.评价者通过直接和访谈对象进行交谈来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称作_______。

32.目的在于及时了

1.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________、可重复性的特点。

2.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社会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和________

3.在科学探索的第三阶段即“________”阶段中,儿童表现为验证性地摆弄物体。

4.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时,我们既要为儿童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内容的________

5.正规性科学活动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和________的准备。

6.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________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大致可分为人力资源、________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8.在学前儿童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中,常用的观察分析法有行为检核、________和事件详录等。

25.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和科学探索过程两个方面。

26.年龄目标是儿童发展的_____________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的体现,反映了不同年龄儿童目标要求的差异性。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是指儿童通过自身的科学探索过程而产生的在认知、情感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8.STS教育是_____________教育的简称。                                          

29.正规性科学活动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和_____________的准备。

30.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_____________、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游戏的规则等。

31.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教师必须坚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_____________。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___________。

25.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_______的全面发展。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引导儿童获取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_______水平的初级科学概念。

27.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过程和结果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统一的。它们相统一的基础就是儿童自身的_______。

2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人体、自然生态环境、_______和科学技术教育等四个方面。

29.对于中、大班儿童,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的问题来指导儿童认识事物之间简单、明显、外在的联系。

30.就具体分类方法而言,挑选分类一般用于_______班。

3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_______、物质材料和心理环境等要素。

32.根据教育评价的不同对象,可以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课程评价、_______评价和环境评价等。

2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对全体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实施__________的早期培养,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引导儿童获取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__________水平的科学概念。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儿童__________的过程。

28.STS的科技观要求我们从科学、技术和__________三者的紧密联系来看待科学。

2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以__________问题为主。

30.就具体的分类方法而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测量主要有__________、非正式量具的测量和正式量具的测量三种。

3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大致可分为人力资源、材料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和__________等。

3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教师必须坚持评价的__________、有效性和可靠性。

25.____________是指对周围环境中的新异刺激的积极反应倾向。

26.____________是学前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教师指导要和____________相结合。

28.学前儿童可以探索的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内容包括气候和____________现象、常见的物理现象以及简单、安全的化学现象。

29.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活动课题、活动目标、____________和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方面。

30.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种类一般有____________和教师演示实验两种。

3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____________、物质材料和心理环境等要素。

32.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课程评价、____________评价和环境评价。

25.在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要素中,___________ 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可能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对儿童进行___________的早期培养,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27.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___________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三种组织形式。

28.STS教育是___________教育的简称。

29.儿童的活动具有___________、对象性、互动性等特点。

3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一般可分为个别物体和现象的观察、___________、长期系统性观察三种类型。

3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物质材料和___________等要素。

32.评价者通过直接和对象进行交谈来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称作___________。

2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范围,从它的教育对象来看,应该包括_________岁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26.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社会的需要、_________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27.在科学探索过程的第二阶段即“_________”阶段中,儿童表现为尝试性地摆弄物体。

28.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_________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9.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_________、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游戏的规则。

30.种植园地种植的植物可以选择一些儿童常见、且生长周期_________的瓜果蔬菜和农作物。

31.根据教育评价的不同功能和运行时间,可以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_________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2.在幼儿园中,儿童的_________科学活动主要是指在科学发现室、班级的自然角、科学角以及室外的饲养角、种植园地中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解教育活动的反馈和成效,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的评价是_______评价。

 

三、简答题

33.学前儿童学科学有哪些特点?

 

 

3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情感目标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3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6.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

 

 

37.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法有什么作用?

 

 

38.教师设置科学发现室空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意义。

 

 

 

2.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3.请指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

 

 

 

4.简述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

 

 

 

 

 

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

 

 

 

 

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意义

 

 

2.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

 

 

 

3.简述电教媒体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

 

 

33.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34.什么是科学经验?

 

 

35.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外部因素。

 

 

36.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

 

 

37.早期科学阅读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是什么?

 

 

38.简述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学前儿童学科学的作用。

 

 

33.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要素有哪些?

 

 

 

34.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35.学前儿童的科学技术教育可以有哪些具体内容?

 

 

 

36.简述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37.简述散步和采集方法的指导要点。

 

 

 

38.社会资源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有哪些?

 

 

 

 

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知识目标有哪些具体要求。

 

3.什么是间接指导?

 

 

 

4.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5.散步和采集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6.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应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3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发展儿童表达技能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3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

 

 

35.简述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

 

 

36.简述散步和采集方法的指导要点。

 

 

3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有哪些?

 

 

38.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哪些内容?

 

 

33.什么是初级科学概念?

 

 

34.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的外部因素。

 

 

35.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

36.偶发性科学活动对学前儿童学科学的作用是什么?

 

 

37.幼儿教师在创设和管理科学桌、科学角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哪些?

 

 

 

 

 

 

33.简述学前儿童好奇心的概念及其表现。

 

 

34.儿童学科学的方法技能有哪些?

 

 

35.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内部因素。

 

 

36.简述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

 

 

37.科学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3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有哪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教师具备基本的科技素养对儿童学科学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34.简述学前儿童好奇心的概念及其表现。

 

 

35.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外部因素。

 

 

36.学前儿童可以学习的有关人体的科学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7.简述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38.简述心理环境的含义及良好心理环境对儿童学科学的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简述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含义及在指导儿童学科学中的作用。

 

 

34.发展学前儿童科学思考技能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35.简述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三个阶段及表现。

 

 

3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7.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38.简述教育评价中观察分析法的含义及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