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H7N9禽流感
H7N9屬於一組在鳥類中傳播的流感病毒,但過去沒有人類感染其的報告,此番中國出現應屬首次。目前,人類並不確知其感染源和感染途徑,現在世衛組織正在調查動物傳人的可能性,以及人傳人的可能性,儘管尚無證據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能夠人傳人,但這樣的可能性應該無法排除。不過,也有專家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傳染,而且有非常強的傳染力。來自香港、美國以及日本等地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對中國提供的H7N9病毒進行研究後指出,變異後的病毒似乎更容易傳染人類。不過他們同時強調目前病毒還沒有徹底變異到可以在人群之中大規模傳播引發疫情的地步。專家們指出,根據病毒基因判斷目前中國傳播的H7N9病毒可以在禽類中傳播,但不會令它們發病以及死亡。
專家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升免疫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 規範的職業防護, 及時的資訊獲取, 必要的預防接種, 是預防H7N9型禽流感和其他傳染病的關鍵。根據既往對禽流感病毒的了解,禽流感病毒在65攝氏度加熱30分鐘或是100攝氏度加熱2分鐘以上即可滅活。
儘量到正規銷售點購買禽類產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後再食用。與家禽密切接觸的人員應注意自身防護,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傷。要隨時關注疫情動向,一旦出現流行強度明顯增加,要及時調整防護措施。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下面是美聯社總結的關於H7N9禽流感病毒一些科普知識問答。這些知識有助於解釋關於這種病毒的已知情況,以及它為什麼事關重大。
問:H7N9是一種什麼病毒,我們對它有什麼了解?
答:H7N9是以其表面的蛋白質結合方式命名的。到4月8日為止,這種病毒在中國至少感染了21人,造成其中6人喪生。癥狀包括發燒和重癥肺炎等呼吸系統問題。關於這種病毒仍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其中包括人是怎樣被感染的。但科學家說,它包含可以感染人的遺傳標記。它被認為能在沒有患病的家禽中傳播。這可以讓病毒在群際傳播而不被察覺,讓其更難以追蹤。不僅如此,既然家禽正在農場、市場或其它地方存活更長時間,它也可能製造更多的污染。
問:關於H7N9病毒,公眾究竟應該怎樣關注?
答:專家說,就目前而言,沒必要恐慌,但是他們正在密切地觀察著H7N9。不存在證據證明,這種病毒正在人際間傳播,中國之外也無已報告病例。專家正在從病人身上采集樣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與外國科學家共享這種病毒的基因序列。這可以讓世界頂級流感專家研究這一病毒,尋找有可能會使其變得更危險的變種。衹要烹飪得當,食用家禽及其產品還是安全的。
問:有疫苗嗎?
答:沒有疫苗,但是世衛組織和其伙伴已在分離和確定可能的候選病毒,以在必要情況下用以製造未來的疫苗。不過,生產首批疫苗將需要數個月時間。
問:這種禽流感病毒與所有人過去都很擔心的H5N1病毒有何不同?
答:H5N1病毒在鳥類中非常致命,這使它更容易被確認,更容易去消除家禽感染。H5N1仍是一種禽類流感。大多數人類感染與接触被感染鳥類有關。自H5N1在1997年首度在香港出現後,科學家一直在密切監控它。它2003年再度出現,重創了亞洲家禽,導致至少371人喪生,近六成感染者死亡。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擔心H5N1會變異成一種可以輕易在人際間傳播的種類,從而引發傳染病的爆發。
H7N9禽流感疫情在中國大陸造成多起死亡病例,統計顯示,H7N9目前為止的死亡率為38%,10年前SARS發病高峰期的死亡率為11%。廣州市中醫藥大學溫病學研究室副主任林興棟說,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10年前發生時,患者感染後約10天病情才加重,H7N9卻是3到5天就進入重症期。林興棟表示,「因為重症時間短,病毒進入體內大量繁殖,引致死亡率升高。」據報導,目前為止H7N9的死亡病例中,發病到死亡時間最短病例不足7天。
其實禽流感就是在禽類發生的流感, 就如同人的流感在人類之間傳染, 現在禽流感的病毒產生了感染人的現象, 我們擔心會產生人傳人大量的爆發感染, 4Life的傳輸因子有著來自禽類蛋黃淬取的傳輸因子, 大大的降低了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機率, 禽類原本就擁有抵抗自身流感的能力, 牠們的免疫系統中儲存著辨識禽流感病毒的訊息, 人類的免疫細胞一但接收了這個訊息, 當然就能夠因此而透過自身的免疫機能辨識並且消滅禽流感的病毒. 在H7N9的疫苗還未被研發出來之前, 我們唯一能寄望的就是自身的免疫機能, 天天補充傳輸因子能為我們預防禽流感帶來最佳的果效!
預防禽流感最佳產品組合:
1.
Transfer Factor
Plus….提升NK細胞攻擊流感病毒的能力
2.
Transfer
Factor…………每個膠囊含有大約十萬個傳輸因子, 提升免疫細胞辨識流感病毒能力
3.
Transfer Factor
Riovida…..加強細胞抗氧化能力, 補充細胞營養, 提昇細胞生理機能
4.
Transfer Factor
Immune Spray…..增加口腔黏膜抗體(IGA)數量, 加強呼吸道抗感染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