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天都收到很多网友对于心灵鸡汤的回应和好评,但是今天看到北京朱老师发来的邮件,还是很多感慨。
朱老师在邮件只有一句话:“从下面的来信中,看看你的作品在我的老校友中的影响和意义”。
随后是他老校友发给他的邮件:“我代表世上所有女人感谢上帝、感谢张建成、更要特别特别地感谢我最尊敬的您,因为假如没有您的辛劳付出,我就什么也看不到。祝晚安!”
尽管我无法了解这位女士写这个邮件的背景,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是位生活的强者,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她已经完全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看到了人生的美好---即便她以前或现在是真的患有眼疾.
有感于此,我给朱老师答复如下:
朱老:您好
谢谢您!
感谢上帝是应该的,其实不要感谢我。您的付出同样很大,我都可以想象您每天做在电脑前面耕耘的模样.正是由于您的辛劳付出,才使得那么多人有了那么多的快乐.如果有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付出,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美好啊!
我们今天所做的,不过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不花费什么,唯一投入的不过是一点时间而已.这些时间即便不用在这里,恐怕也"攒"不下,也无法存到银行产生利息.相反还可能浪费在打麻将、打扑克或者玩游戏上.可是象这样,我们的一点点付出却可以换回巨大的快乐---因为别人的快乐!正如古人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现在每天所做的,其实是一种修行。修行的方式有很多,救济穷人、接济孤寡、修桥补路、助残办学是行善;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日行一善也是修行。
我们每天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生命体会进行思考、提炼、总结,然后和朋友们交流,给别人带来一点启发,产生一些帮助,同时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也得到净化和升华。既是行善。
我以前把每天给朋友们发《心灵鸡汤》,当作一个“承诺”,一种“任务”来完成的,只是觉得已经坚持四年了,不能中断,要坚持下去。直到前不久和一位佛教修为很高的朋友聊天,偶然谈起我做的这件事情。他说:“不得了,你做的这件事太好了,功莫大焉,善莫大焉!这就是“日行一善”啊!一定要坚持下去,将来会有大福报的”。这才认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
行善不难,难在持之以恒。宋代有位叫葛繁的,坚持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曾有一书生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葛繁回答:「我只不过尽力行善罢了,每天做四、五件或多达一、二十件,迄今四十年没有那一天不行善的。」
书生问:「如何行善呢?」
葛繁指著椅子间的踏子说:「这东西没有放正,就会使人脚不方便放,我就将它弄正。如果别人口渴,我就倒一杯水给他,这些都是对人有益的事情。几乎任何小小的语言动作都可以利益别人。从卿相到乞丐,都可以做,但要持之以恒,才能产生大利益。」
後来葛繁活得很长寿,并且端坐逝世。子孙富贵不绝。
朱在庵说:「现代人不肯行善,不是藉口财力不足,就会说:时间和环境有所不便。他们那里知道:时时处处都有善可做,从上到下,没有限量。有这麽简便直截的吗?从脚踏和杯水,推而广之,不就行了吗?」
日行一善,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要力所能及。比如你有心要每年捐365元钱,你可以从每天存一元钱开始,不用一下子缴齐。为什么呢?为的是提醒自己每天发此念,行一善,同时也容易做到。如果一下子捐上一年的,那可能是起于一日之善,而其它364日可能就流于放逸。但是通过日日发此念,天天行此善,人的外在就会形成好的习惯;人的内在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到最后,虽然钱数是一样的,但结果就不同了。
以上管见,因读您的邮件有感而发,实在不敢班门弄斧。请多指教。
最后,提醒朱老控制上网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健康。我们年轻些的都有颈椎病和鼠标手了,您更要注意啊!
张建成
上
2007-8-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