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2018-04-13 22:22:52)
标签:

琵琶

章红艳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北大中乐学社

分类: 我的文章
    本次音乐会,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章红艳教授及所带领的弹拨乐团参与我们的演出。音乐会在即,我们也为章老师进行了一次专题采访,对弹拨乐团即将带来的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在几个问题上得到了老师专业的解答。这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更好地欣赏音乐会大有裨益。


嘉宾简介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章红艳,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音乐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乐系副主任。

2003年,章红艳教授开设“弹拨音乐重奏与合奏课”,创立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她致力于催生新作,探索不同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并先后应邀前往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授课。章教授还热衷于公共音乐教育。她在国内外许多城市举行“且弹且谈”讲座音乐会,推广高雅艺术及音乐厅文化。同时,每月一次在北京持续开设“章红艳音乐文化公益讲堂”。先后荣获音乐教育等多方面奖项。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嘉宾专访

问:这次音乐会上,您将带领弹拨乐团演奏《龙船》与《走西口 - 杨柳青》,请问您为什么选择这两首曲子呢?

 章:这两首作品是弹拨乐精品,会给音乐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它们取材于中国民间,经过编配后,由弹拨乐团演奏,产生了很多独特的效果,展现了弹拨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魅力。


《龙船》是民间琵琶独奏大曲,表现了江南端午节江上龙舟竞渡,岸边民众欢腾的热闹场面,非常有意思。在这首曲子中,琵琶音色表现力丰富,可以听到模拟锣鼓的音色。同时,穿插了民间小曲轮番演奏的方法。


《走西口》以抒情为主,通过细腻错落的复调声部,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


《杨柳青》原本是一种欢快活泼的扬州小调,“杨柳青”三个字是原歌中的衬词,并无特别含义。这首小调歌词不固定,常填入诙谐、风趣、欢快的词句,是一首愉快的欢歌。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问:去年七月,您受邀参与北京大学“響—中外学生交流音乐会”,其中您与弹拨乐团共同演绎的《十面埋伏》以新颖的形式和精妙的表演深深地震撼了观众,让观众感到了弹拨乐的魅力。但是,很多人的欣赏停留在“好听”层面,不知道您是否可以给出一些专业的,欣赏弹拨乐演奏的方法呢?


章:琵琶在中国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演奏水准,是中国弹拨乐器的最重要的代表。所以,可以从琵琶入手了解如何欣赏弹拨乐。聆听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可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点与线的关系,如果不去捕捉轮指与弹挑中点与线的千变万化,就会错过最独特的聆听体验。


其次,琵琶是一件极富张力的乐器,演奏中有许多大幅度的音量变化,特别是大威力的扫弦,非常有特色。


第三,除了前面两点右手的技术外,弹拨乐器的左手技术也特别丰富,按音,滑音,还有复杂的揉弦,等等。


总之,弹拨乐不能只听总体音响,听细节的变化尤其重要。这一点,与听其他器乐的道理是一样的。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2017年7月12日“響”音乐会上

章老师与中乐学社成员合影



北京大学 12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

承·Musicode

ACM - ICPC全球总决赛欢迎音乐会


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

4.16 19:30


敬请期待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预告:第83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时间:2018年4月22日 14:00--17:00
地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 书画频道演播室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承·Musicode丨嘉宾专访-章红艳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