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5期小记
文/程语
第65期课堂如期举行,此次张圣洁老师的主讲题目是:《论语》——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此次讲堂比以往有一点点不同,那就是除了来到现场的听众以外,还多了近两千五百位场外的听众,他们通过微信群直播的方式收听和学习。 在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主持编纂下,主编张圣洁老师与编纂委员会的各位主任和委员十易其稿最终确定出版了这本《四书五经语录》。通过对这期间过程的了解,我充分感受到了张老师和各位编纂委员治学的严谨性,拿到这本书时也感到沉甸甸的。
谈到“四书”“五经”,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我们真的可以脱口而出吗?即是可以说出它所包含的书名,书的内容我们又知道多少?难道这些知识该是我们不知道或不屑了解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不过现在我们有太多获得信息的渠道,获得的太容易就没有那么珍惜。另外,通过这些渠道得到的知识也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每一次听张老师讲课,我都被他认真的模样打动:他为我们签名一笔一划的书写、他讲到有些内容翻看讲义时不时的挪动自己的老花镜一再确认、讲座之时有意考量每一句话和措辞……十分有幸是,张老师已在“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这个平台为我们讲过国学方面诸多内容,这都是他大半生的心血。
期间,张老师还用例举的方式为我们梳理古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以及不明白这些语法现象之初产生的小插曲:“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并非现在我们理解的供人睡觉的工具、“白发三千丈”中作者的头发并非真的生长到三千丈、“处处闻啼鸟”并不是到处皆为鸟鸣等等。跟随张老师的思路,一直以来看似自然的解释其实并不准确,我也停止了脱口而出,静心听张老师娓娓道来。我想这就是张老师所说“学习古文,必须在字词义方面严谨准确的学习,掌握古文中通假字、古今字、倒装等特殊语法现象”必要性的体现吧。
本次课还讲述了《论语》关于学习和做人方面的三条语录。张老师详尽的解释了里面出现的所有文言现象,又对整段话进行现代的汉语翻译。最让我肃然起敬的还是诵读部分,对于文字的理解渗透在我们大声朗读的每一遍过程中,这样的学习形式仿佛带我穿越回古代的私塾。
闷热的森林公园几乎没什么人游玩,但是课堂上依旧见到大家熟悉的面孔。我想这就是章老师跟大家的约定。炎热的夏季我们有求知欲这把伞,相聚总有笑脸!
预告第66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时间:2016年8月28日14:00
地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书画频道
14:00——16:00
文化讲堂
16:00——17:00
琵琶课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