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2016-03-31 12:49:09)
标签:

琵琶

文化

章红艳

公益讲堂

分类: 我的文章
                          春分之日,在第61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中涤荡心灵

                                                                                                                                                文/汤建华


2016年3月20日星期六,一年佳季春分日,红艳讲堂迎春时。来自北京的音乐文化艺术爱好者们及当代中国音乐教父梁和平音乐迷们,如愿是只小燕沐浴着暖暖春光,喜迎着微微春风,进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森林艺术中心聆听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由梁和平老师带来《我的音乐五十年》。人精神之乐,魂幸福之音,音乐时时滋润着人类,音乐美美富养着精神。音乐大师梁和平静坐轮椅近三个小时讲授,让每一位聆听者心灵震撼,与和平人生钟爱音乐激情的胸杯一起澎湃,共同荡漾!音乐传递着阳光爱意暖心醉美耹听者,和平时代,音乐栋梁,顽强生命,大爱无疆!春分夜静思绪飞扬,我愿是只小燕,迎着微微的暖风,天天飞到你的身边,向你诉说万语千言......!
中国音乐文化艺术钟情者偶成小诗一首舒情怀!

奥森公园春分日,南园春半日暖时。林花柳青向日明,春意盎然情怀思。红艳讲堂迎春来,和平音乐送极致。生命层次与构建,爱乐美音颂魂诗。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梁老师——精神世界里的铁人
                                                                                                   文/刘小菁

    又到了每月一次公益课堂的时候了,而每一次来到森林公园的心情也都不一样。上次这里还是干冷的寒风,这次就是带着芳香的微风,还有蓝天,阳光,梅花........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很神奇的感觉。 
 
第一印象

     这次的课堂内容是我格外期待的,请来的客座是中国音乐界的先行者、实践者梁和平老师。之前我就有听过章老师提起他的传奇事迹,经历过人生的巅峰和低谷。当他遭遇意外高位截瘫之后,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打不倒的精神,我在想,这么有正能量的人,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呢?怀着这样一个好奇的心情,我跟前来听讲座的朋友们一起在演播室等待着他的到来。听到章老师说梁老师快到了,我跟随章老师一起去大门口接他,当车门打开的一瞬间,我看到梁老师静静的坐在副驾驶那里,因为身体原因,他需要助手的帮助才能坐到轮骑上,我默默地站在旁边,注视着梁老师,顿时鼻子瞬间酸酸的,有点走神。但我马上回过神来拿着电脑和师妹一起奔到演播室做准备工作。
    梁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我的音乐五十年》,他头脑非常清晰,为大家讲述了他的家庭,他的学习,他的工作。为了音乐,他甘愿做体育老师。为了音乐,他不计较薪酬。从80年代到21世纪,从政治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爵士音乐,再到纯粹音乐,他是一个音乐发展的推动者,梁老师不间断的一口气讲了将近三个小时,有的观众中途还出去上了个厕所,他一
个承受着身体疼痛的人,除了助理喂他喝了几口水以外,一直没有歇过。他的精神实在让人佩服。

爱就是奇迹

     越听梁老师讲课,越让我敬佩他。他静静地坐在台上,眼神坚定,他的记忆力超强,他能非常清晰的记着几十年哪位老师住在哪栋楼,哪个单元,门牌号是多少。他还能清晰的记着当年合作过的乐手的名字,绕嘴的英文名还有国籍。梁老师语速较快,但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都非常有力量,我把我记住的几句励志的话分享给大家。 
 
“只要有琴,有音乐,就什么都够了。” 
 “我的硬件坏了,但是我的软件还很好!”
  “什么是奇迹?爱就是奇迹!” 
 
    我觉得梁老师是一个有着满满爱的人,他的热情,善良,正直,纯粹,同时也让他被爱包围着。虽然像他所说的,他的硬件不灵了,但是他用他的软件还在帮助一些人,开导他们,启发他们,我觉得他比我们硬件好的人还要健康,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特别是学音乐的人,我们内心是否还有热情,是否还有一颗纯粹的心?
     敬佩梁老师,他是精神世界里的铁人。
                                                 
                                             琵琶课堂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梁和平老师,乐观并幸福着
                                                                                                   文/卢雨薇

     在走进今天讲堂前,我事先搜索了一下梁和平老师的资料,看到他支持并推动了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脑子里不禁想象了一下他的样子,该是怎样一个人呢?会不会操着一口京片子,带着一股摇滚的“混不吝”,说话的时候眼睛是不是也会激动的发光?可当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却与想象不一样,梁老师由于高位截瘫坐在轮椅上,脸上带着些沧桑的痕迹,眼神和表情都很平和,大家向他投以热烈的掌声,他也一直是淡淡的笑着。在简短的开场后,这位被章老师称为“教父”般的人物开始了他今天的讲座,内容是《我的音乐五十年》,讲述中国近代音乐多元发展的经历。
梁和平老师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和音乐并无渊源的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也许正因为这个职业,梁老师的父亲更懂得如何培养孩子,并带领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个年代物质基础都不是很好,梁老师的父亲用纸画下来一个键盘,然后去问音乐老师键盘上各自都是什么音,再回来教给梁老师。他拥有的第一件乐器是一台15块钱的二手手风琴,除此之外,父母还会在外弄一些二手的二胡,笛子回来,在那样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能得到家庭这样的支持真是太难得了。在80年代前,他听京剧,会演奏好几种乐器,并且考到了中央乐团工作。很多人拥有这样一个稳定的平台后,也许会停滞不前,慢慢的变成为了生存而工作。而他凭着包容的心态,去不断吸收新鲜事物。在一次演出中和崔健结识,立马被他吸引,并且把崔健推荐给了台湾的唱片公司。在这样极其敏锐的触角下,他们奏响了中国摇滚音乐的第一个音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讲座结束后,我近距离地站在他旁边,与刚进来时我看到的梁老师似乎已经不一样了,虽然他嘴里说着“累”,但也挡不住脸上的笑意。我既心疼又感叹。在场的观众们体会不了瘫痪对于一个人的痛楚,没法切身体会他的心灵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转变。只看到今天在眼前的依旧是一个乐观,积极生活,酷爱着音乐的“大男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他回忆起这些年的音乐历程,居然连枝叶末节都记得那样清楚,他的身体承受不了这样滔滔不绝的三个小时,但说起音乐,余痛已不再写在脸上,扬眉顺目,眼神仿佛都透着光。本以为他也会愤怒于老天的不公,会难过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然而在经历过那样的痛楚后,他却依旧记得的是那些美好的时光,音乐使他不再恐惧那些记忆,因为音乐是他灾难后的阳光,美好的无以复加,支撑他度过了高潮和低谷。在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在背后做一个“推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梁老师在讲课时又说到:热爱何需回报?没错,现在太多人带着目的去做事,他们的精神往往是匮乏的。然而像梁老师那样无私的去付出,其实他才是最幸福的那个人,这样的热爱,让他既轻松又快乐。同时梁老师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执着,也结交了一群莫逆之交。这样的人,即使身体残疾,精神也是足够富足的。他拥有那么大的智慧,用正能量影响着身边的人,也感染了我。在音乐学院十几年,可以尽情的弹琴唱歌,我们做的正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啊!
      从讲堂出来,看见森林公园里的花都开了,章老师招呼我们一起在树下留影。突然觉得,这些花也像梁老师一样,它们经过冬天刺骨的寒冷,北风的凛冽,现在依旧盛开在阳光下,芳草仍旧萋萋胜碧,让我们看见生命将永远不会被击倒。最后引用一段让我很感动的话,这是梁和平老师在04年时写下的:“人类没有退回去的可能,只有一往无前地向着前方推进,无论有多大的风险。 再为明天开扇门吧!开扇更加光明的大门!哪怕只有一点点缝隙。 只要是在正途里行走,不管是地黑天昏。”
                                          奥森公园美景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摄影/汤建华 

      
                                    音乐世界,梁老师“乐在其中”
                                                                                                                                                      文/程语

故事从建国以后,梁老师家拥有的一台78转家用留声机说起。
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刚起步,不要说发展资料消费,就连生存资料消费都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梁老师的父亲是个热爱音乐的人,虽然工作没有跟音乐结缘,但喜爱音乐的心从未泯灭。家中的留声机是父亲带给梁老师印象中最初的音乐情结。
后来,家里添置了美多牌收音机。
再后来,梁老师开始练习键盘乐,只不过是在父亲手绘的一块三合木板上。
1964年,梁老师得到了他真正的第一件乐器:一台浅绿色的手风琴。
上面提及的所有细节,就如梁老师真正看在眼中那般记忆犹新。每一个物件对当时的他来说,都是生命中的伴侣。可能是我这代人得到东西太过容易,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一比,我欠缺太多珍惜。
学生时代求学或是工作求职,梁老师的才能始终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他没有带着目的性去学键盘乐和即兴伴奏,但这些最终也都适时的帮助了他。
我本以为这次讲座会异常高深,或者诉说与音乐的缘分也是前面梁老师稍稍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后面总结激励我们,结果没有。不管多累,梁老师都要将自己能想到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情况最清晰的分享给大家。试问,如今又有谁有此丰富经历?又有几人愿意与人分享?当我发现梁老师仍在不遗余力的清晰讲述之时,我慢慢合上笔记本:这些经历就是想让在座每位形成自己心中的故事,心中的人物形象又何必需要别人帮助自己总结。
就像后来章老师所说的那样,听梁老师的音乐之路可以窥探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音乐从政治音乐到流行音乐,从摇滚乐再到爵士音乐。置身其中,梁老师经历着这些改变,也在改变着这些经历。
“因为酷爱,所以为之做任何努力都不觉辛苦。”这句话让我联想到我的师祖,老一辈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林石城先生。他辛劳一生,为琵琶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其中原委就挂在他家墙上,一幅林先生的墨宝——“乐在其中”。
今天之前,我所理解的不容易,是排除万难,闯关无法完成的挑战。今天过后我才感觉到,命运中的不容易是那些你不曾参与,却又无法左右的无奈之事。反过来说,今天之后我所理解的牛,是即使被生活所“欺骗”后,仍能放声高歌,说一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第61期丨听众随笔
 
                                       真正的热爱,回报在每时每刻
                                                                                                                                                        文/苗畅
     梁老师说热爱何须刻苦,何须回报?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这让我突然想到章老师一年前在车里和我说:你做一些事情时,不要把重点放在我能有多少回报,你要多想想怎么才能把这事情办好。我想刻苦、努力这些词根本用不上,因为这些真的不在那些所谓的成功学里头。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做了,所有的回报就都已经圆满了。其实真正的热爱,回报是非常丰满的,它在每时每刻、每分每秒。而真正的不爱,一定要完成这个流程才会计较,才会在秤盘上掂量:我付出这么多,它回的这东西够不够呢?生活上的所有事情,我想都同此理。

 

讲堂预告


第62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时间:2016年4月24日14:00
地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北门书画频道
14:00——16:00  文化讲堂
16:00——17:00  琵琶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