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演出出行日记

标签:
琵琶 |
记录又一段难忘的经历。
【出行第一天】:8月10日
早上,我们本该乘早班机飞往广东揭阳,再乘巴车抵达梅州。但只有章老师在内的少数人按时值机,大部队中有七人错过了值机时间,没能准时登机。无奈之下,队伍被迫分成两个部分,先前一波中午抵达,下午参加且弹且谈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后一批人晚上到达,待汇合后一起参加第二天之后的行程。
理应顺利进行的一件事,竟然成了这次演出最大的失误和威胁。误机对一个演出团队来说,真是件恐怖的事,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本来我们想的是大家先集合,等人齐了再一起去办手续,这样可以匀一匀行李保证不超重,也可以相互照应。但是我们的行李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们完全可以分开办理,就算要等一起值机,早来的人也应该排着队等,这样剩下的人来了就不用再浪费时间了。如果我们此行的演出是在10号下午或晚上,那任何措施都弥补不了。
这次事件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我们混沌滞后的大脑被敲醒。今后团队一起出发,早到的人一定先去办理手续。即使是需要到齐才能办理的,也一定分好工,人多的地方先排队,把事情做在前面,发生紧急情况不乱阵脚,勇敢承担,积极解决。
虽然当天没有演出,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也被完全打乱了计划。原本下午将会兵分两路:章老师带着已经成为教师的师姐们去参加新闻发布会,而学生坐巴车去丰顺为当地的孩子们排练。由于上午的失误,人没到齐,计划变更为:舒银师姐,陈莉师姐和章一诺一下飞机就坐上去往丰顺的车为孩子们排练,章老师走另一条路,先去会场布置。这次音乐会大多以组合的形式演出,所以新闻发布会还是需要大师姐们的参与。高效率结束了丰顺的排练,舒银师姐们又连忙返回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发布会这才正式开始。人手就是那么多,为了弥补上午的过失,师姐们不得不连轴转起来,事后的补救措施,永远不会拥有计划出的完美效果。
下午举行章老师且弹且谈音乐会新闻发布会。麓湖山曾总任此次发布会的主持人。与章老师一起的,还有上海音乐学院讲师舒银、无锡文化馆教师陈莉和学生代表章一诺。章老师发言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章老师用几个国外演出实例,体现国内外音乐厅文化的差距,从而反映出“且弹且谈”这种形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弹拨乐器的发声原理,强调弹拨乐器点状发声的特殊性;介绍刚刚过去的琵琶夏令营的情况,推行“快乐琵琶”的理念。各位老师及学生也逐一发言,他们分别就自己工作学习的环境谈了自己学琴练琴的感受。发布会在当晚梅州频道新闻中播出。
【出行第二天】:8月11日
上午,与梅州、丰顺的老师学生们一起排练古曲《阳春白雪》。当地的罗老师主要教琵琶和扬琴两种乐器。他这些年来的坚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梅州这附近学习音乐艺术相对闭塞的局面,只要孩子们有兴趣,他就愿意下功夫带。如今,罗老师的课堂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参加排练的学生均是从少年文化宫里选拔出来的,看得出他们的曲子弹的非常熟练。
公开排练课上,章老师讲的主要内容有:最开始讲到琵琶的传承,章老师讲述乐器以及作品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明白琵琶是一件真正值得付出一生的乐器,我们需对它心存敬意;而后讲到弹琴的状态,不管是登台演出还是平日里的练习,我们只要拿起琴就应该有一个弹琴的状态,自信的弹,绽放心里透出的笑容,永远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琵琶;练习中不随便放过每一个音,突出重音,讲究齐奏里大家的相互配合;推拉音虽不易被察觉,但是越是像这样的地方越需要注意,韵味往往隐藏在这些细微的地方。
经过这三个小时的排练,大家都对自己弹琴练琴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真正意识到了惯性练琴的危害,再也不会按数量练琴了。琴练是需要脑和身体共同完成的,遇到任何问题,要积极的去解决,提高效率。打破惯性练琴的另一个好处是,大家的耳朵可以听到更多了,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而有更多思考和认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看着一批批学生从点滴改变着自己,相信他们一定能顺利完成一次次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下午,参观广东汉剧院里面的录音棚。这里是粤北地区最好的录音棚之一。我们共参观一大一小两个棚。棚里的设备一应俱全,不止设备先进,环境优雅,墙上的装饰也做的非常简洁美观。进入到棚内,杂音全无,对面的控制室清晰可见。由于广东地区空气湿度比较大,这里还加了空调除湿机等设备保证棚内小环境的舒适稳定。好的硬件设备也会对梅州当地的文化发展起推动作用,更多的“好声音”被第一时间保留下来,后人就能更好的聆听学习了。
回到麓湖山,就这这里美丽的景色,我们团队第一次正式的拍集体照片。我们以前也有过集体合影,但大都是演出前后挤出来的时间拍的。这次难得能有大块的时间,难得可以与如此迷人的风景融为一体,留下美丽瞬间。这里的环境美,天气也好,麓湖山人热情的招待我们,不仅帮我们找来上山的车,还特意请了三位摄影人员从头到尾不同角度的跟拍。是镜头背后的麓湖山团队保证了我们拍出理想的照片,真的感激他们!
【出行第三天】:8月12日
上午,在梅州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走台。我们把所有晚上演出的曲目都过了一遍,主要是听声音是否合适,顺便把晚上需要的灯光和椅子调整好,摆台人员提前熟悉工作。
为保证晚上大家的演出状态,下午休息。
晚上,在艺术中心演出。这一场音乐会着实有着非凡的意义。音乐会持续三小时,以章老师的“谈”贯穿全场,中间是不同形式的节目登台表演,让观众真正体验到了“谈”与“弹”的结合。以往的且弹且谈音乐会,讲述的部分会少一些,这次章老师说的更加全面,详细的讲到了音乐会和听音乐会中的许多问题:章老师从教会观众应做到安静开始讲起,让每一位观众明白音乐会有它特有的“公共秩序”;从音乐厅文化讲到演员与观众用掌声交流的重要性;从琵琶的传承讲到如何珍惜现有的一切;从琵琶这一件乐器扩展到阮族、三弦以及特制的小琵琶等其他乐器的演奏和音色。丰富的一堂课,不可复制的一堂课,章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哪怕这期间又有了不安静的时候,章老师绝对会在第一时间纠正过来,一遍接着一遍的告诉大家怎样做是对的,怎样不可以。这样坚持下去,我们终能看到大家的变化,看到坚持和耐心结出的果实。演出结束,全场响起非常热烈的掌声,大家终于用音乐会上特有的方式告诉演奏者们他们是如何的兴奋与激动,他们明白了同时也欣赏到了,这就是音乐会的成功,是坚持反复带来的硕果。
【出行第四天】:8月13日
本拟定13日晚上是一场音乐沙龙,大家边欣赏曲子边听章老师讲一些跟曲子或琵琶相关的知识,轻松的度过。但是通过12号的音乐会,仿佛梅州人的热情都被释放了出来,从外地赶来听音乐会的就不止两百人,为了保证13日的音乐会能为大家呈现同样的精彩,章老师临时调整了曲目,同时也决定推掉13日白天的游览计划,所有演员专心练琴。
晚上,举行且弹且谈音乐会,这次是在广东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里面举办。现场座无虚席,很多人站着听完整场演出。原本计划“埋伏”在观众席里的演员座位不得不取消,改成按顺序排座全体在台上表演。这一次的会场安静了许多,大家发自内心的想要安静以便更好的聆听。而章老师这次讲解的同样细致,跟随她然后聆听和感悟,这是任何人都能欣赏的音乐,它是亲近的。
【出行第五天】:8月14日
前两天的音乐会顺利结束,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慢慢的欣赏这里的美景了。上午出发,驱车前往福建看土楼。一路看到不同层次的绿色,树木茂密山岭俊秀。天蓝蓝,随便一片云就是一幅画卷。到达土楼景区,不管是从圆形土楼的八卦型建筑结构,还是从既防火又防盗的大门、夯土制成的墙体,我们都能看到当地人祖先的无穷智慧。经历几百年依然还在使用,这不得不让我们由衷的赞叹。
这次演出章老师特意让毕业多年的师姐们回归,让我们能有机会跟着师姐们一起做事,学习她们的做事待人方法,提高我们心中排练演出的标准。但实际上,每位师姐的工作都相当繁忙,她们都是把工作压缩到演出前后的时间里,挤时间跟演出。舒银师姐、陈莉师姐演出完第二天一早就赶回去了。宋宁师姐本来定的14日上午的机票,章老师强烈建议师姐改签到下午,难得来一趟,一定要看看这些历史遗留的有价值的东西。航班改签,但时间也不是特别宽裕,到达土楼后我们马不停蹄的参观起来。永定县土楼是一个建筑群,方形圆形的林林总总也有十几个,我们参观了最具特色的几座,还登上了土楼的最顶层,楼内情况一览无余。稍事休息我们就连忙往回赶,麓湖山景区的人还专门安排了接师姐出发的车,时间衔接的恰到好处,师姐顺利回京,此次土楼之行行走匆匆但是印象深刻。
晚上回到麓湖山,趁着美好夜色行走在森林深处,麓湖山真的美极了!湖边修建木栈道,映衬着天上和湖水里的月光,静谧又浪漫。山中各种生物都是麓湖山人保护的对象,没有刻意的人造美,只有天然形成和尽最大可能维护这一份天然。这里干净极了,没有喧嚣,没有污染,最难得的是多年来这里一直保持着这一份纯净。我想这跟麓湖山人踏实勤奋坚持的作风有很大关系。他们做事非常注重效率和细节,高效率让做事的速度快起来,注重细节让每件事做的更加完美。不怕麻烦和勇于改变让他们越做越好,越走越远。
【出行第六天】:8月15日
上午,参观了客家博物馆。客家人分布在全球各地,他们不是少数民族中的一种,算是客家民系。客家人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他们对历史相当敬重。博物馆分成五个展厅,分别为我们呈现了客家人的迁徙、客家人现分布情况、客家话和客家人优秀代表、客家人的衣食住行还有将来对城区的规划。很全面、很清晰。
下午,去果园里摘龙眼,还看到了许多热带水果。这里的地理条件优越,水果长得又大有多,果树都不需要施肥,到了季节就能看到喜人的果实。
看过福建永定县的土楼,为了更好的对比了解当地民居,章老师强烈建议参观客家围龙屋。真的不枉我们期待一场,围屋跟土楼比起来,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体现自身特色的也有不少。围龙屋的结构和土楼的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家族聚落而居,有井、能屯粮,可实现短时间内的自给自足。它们都有环形的结构,这在当时或现在都是颇具特色的。相比之下,土楼的年代更加久远,所以它的防御功能更加重要,防火门、防盗窗、八卦型内部结构等都是安全保障。围屋相对舒适一些,它可以根据家族人数的多少在建成后继续加盖,房间有更多的窗户,不仅保证通风还有更好的照明。围屋整体多呈半圆,门前挖一湾半圆形池塘,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圆形,美观又实用。
晚上,来到广东汉剧院看了“周五有戏”汉剧演出。汉剧传承研究院的老师们把汉剧、汉乐、特有的杯花舞蹈等良好的继承发展下来,通过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喜欢它们。
【出行第七天】:8月16日
上午坐巴车前往揭阳机场,下午坐飞机回到北京。
回来路上,我脑海中尽是这些天相处的画面,短短一周,有我太多的第一次,我看到了学到了也懂得了,有这么几刻,难以忘怀。
章一诺是章老师的侄女,她才15岁却是我们这次队伍中的“大个子”。前些日子北京举办的快乐琵琶夏令营她就跟我们一起参加。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她弹琴的变化,她对待练琴这件事观念上的转变。临走那天晚上,我无意间路过走廊,听到她小声说了一句“我不想跟姑姑分开”然后特别伤心的扑在章老师怀里,我被那个画面感动了。我尽量轻的走进屋里,生怕破坏了这份美好。这份亲情浓浓的,深深的,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我们也都在家长们老师们的呵护下成长,也有很多的重逢和分别。这画面太真实了太纯粹了,才让我一下子心生共鸣。亲情也好,师生情也好,章老师总是跟我们现在的学生强调人要有情感,用真心对待别人,我想这些就是真心真情带来的美好吧。
梅州之行收获很多,心里满满的。
文/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