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昨夜大雨的洗刷,今天北京的天空格外的蓝。每个月我们都相约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每次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还能带上尽收眼底的美景和一份好心情,真是棒棒哒!

本次音乐课堂的上半节,邀请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筚篥演奏家郭向为我们讲解传统乐器——筚篥。筚篥现又称“管子”,曾是历史上乐队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乐器。郭老师顺着筚篥的历史、主要特点、发展现状和制作工艺为大家一一道来。讲解期间郭老师穿插演奏筚篥作品经典片段,带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乐器本身散发出来的魅力。

首先讲到的是筚篥的历史。筚篥又可写做“觱栗”,最初是龟兹牧人的乐器,属于“胡乐”的范畴。筚篥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乐器之一,盛行于唐代。郭老师拿唐代乐器编制举例,在唐代乐队中,有筚篥71个,笛84个,琵琶8个,筝6个……可见以筚篥和笛为代表的吹管乐在唐代乐队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筚篥在早些时候是九孔的,在后来的发展中管身背部拇指按的一个孔常常不用,最后八孔逐渐盛行。九孔与八孔相比较,九孔流行的年代更早,声音苍凉,八孔的声音更加低沉、委婉。
说到筚篥的主要特点,不得不提它强大的表现力。筚篥的张力很大,完成音乐有张有弛。白居易听小童薛阳陶吹筚篥中,有这样“听声类形”的描绘:“有时婉转无筋骨,有时顿挫声棱节。急声圆转促不断,栗栗辚辚如珠贯。”这一系列听音想形的比拟,将视觉与听觉相沟通,让我们明白筚篥的声音可以“无筋骨”,也可以急转直促,可以像石一样沉重,也可以在云中飘摇。有的人认为筚篥的音响效果没有其他乐器丰富,声音听起来太过严肃凄凉。我想这还是要看听众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了。筚篥所表现的意境更深远,它反映出的深刻也无人能及。它更多的是让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净化,体验深沉的美。此外,由于中西方律制的不同,管子与西方管乐器相比,它们的音高是稍有差别的。西方用十二平均律,而中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这就使得管子这件乐器的音准成为学习练习中的难点。
筚篥在广东音乐中称作“头管”,现在智化寺的音乐中仍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的筚篥作品。针对筚篥的发展现状,郭老师提出了他的一些观点。一是要想筚篥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它需要更多的作品。二是我们需要更加珍惜地继承现有的一切内容,学习借鉴日、韩等国家对自身音乐文化的保留和发展的态度。三是展望未来,提高中国形象一定会从文化下手,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
郭老师介绍管子的制作工艺,首先讲到材质,管子一般是用老红木酸枝料,但也有少数是用非洲乌木制成。现在,他潜心研究管子的制作工艺,从发声原理上探寻声音更加稳定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他特别注重质量,从头把关,乐器不抛光,尽量保持原样。
很荣幸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原钢琴系主任、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校长的杨鸣教授和他的夫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三弦演奏家黄玉梅老师也来到这次音乐课堂,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蓬荜生辉。在郭老师讲到中西方管乐差异的时候,杨老师与郭老师就乐队中常见的定音问题进行了探讨,管乐器在定调调音之后,还是需要吹长音相互调音的。郭老师将中国传统乐器筚篥和西方萨克斯做对比,他认为西方乐器中使用的哨片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我们可以借鉴它的优点。

穿插着讲课的内容,郭老师演奏了部分曲目的片段和两首完整曲子,传统曲目唐代管下独吹《柳初新》,最能展现古乐的特点,音律一起就弥散出古代音乐的高雅;现代作品刘长远的《春夏秋冬》组曲,筚篥演奏的部分集中在“春天”里,那种从冰封中解脱出来的生机,沉静里带着一股力量,管子是乐队中的一支独秀,它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
在郭老师演奏的期间,课堂上安静极了。演奏家的安静带动了全场安静,也只有安静下来音乐才能美妙的传递。我们跟随者郭老师的音乐,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找到了那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曲罢章老师说,好的音乐就是要经得起听众闭着眼睛听的,而好的听众更是要静下心来感受音乐的美。特别庆幸这一次课堂能听郭老师如此近距离的演奏,当他坐下来入定后拿起管子的刹那,我被他认真的样子打动了,原来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里,仍有这么多的人踏实的默默地做事。
上半节课快结束时,章老师还说到乐器的演奏和表达。她说每个演奏乐器的人,手里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发声体,想表达什么都靠乐器。有的人是技术不过关,没法表达出心中所想,有的是表达能力强但心中空洞。好的演奏家一定能用手里的乐器让大家感受到他心中所想。比如在刘长远的《春夏秋冬》组曲中,管子的篇幅并不长,只有散板几个小节,但郭老师曾演奏此曲,让这一点地方也沁人心脾触动了听众的心。
这次课堂的下半节,除了复习学过的几首曲子,章老师带大家弹了D调完整的音阶,触摸琵琶完整音域。

完整的D调音阶练习,必须严格按照章老师教的左手指法来换把,特别强调第三把位、第四把位的指序。右手指法就是连续的弹挑并反复。音阶开始应选择慢的速度,跟着节拍器一起练习,切忌越弹越快,节奏不稳定是没有把握的表现。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节拍器的速度可以调快一些,但也要注意整体的稳定性。
《我的祖国》可作为每日的轮指练习,轮指还是要从慢速练起,注意轮指的连贯性和反映到曲子中的歌唱。
《音乐之声》总共分成两部分,这次练习时可把第二部分弹的再有趣味一些,第二段的速度可稍快。
《彝族舞曲》片段和《梁祝》片段再熟练,注意这两首曲子里的推拉音要准确,弹挑轮指相结合的地方衔接好。
每次练琴时,可先练D调音阶和《我的祖国》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再弹曲子。
文/程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