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琵琶皇后”章红艳再谱新篇——访从美国载誉归来的章红艳

(2008-01-15 10:49:14)
分类: 转载文章

“琵琶皇后”章红艳再谱新篇——访从美国载誉归来的章红艳

     2007年12月28日,人民大会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颁发“弘扬中华文化奖”。

 
“琵琶皇后”章红艳再谱新篇
——访从美国载誉归来的章红艳

   文/杨荔

    在结束哥伦比亚大学担任为期一年访问学者的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红艳,刚从美国飞回北京不久,便受澳门乐团特邀飞往东北,参加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澳门乐团首访东北哈尔滨、长春、沈阳及大连的巡回演出。章红艳与澳门乐团合作演出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谈到近况,章红艳掩抑不住心头的兴奋告诉我,前不久刚发生的一椿喜事。

    美国再获殊荣

    在西方世界欢度重要的传统节日----感恩节前夕,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上,美丽而又巍峨堂皇的历史性建筑、美国国会图书馆杰弗逊大楼里,该馆亚洲馆馆长Hwa-wei Lee博士、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主任Peggy A. Bulger博士和美国亚洲文化学院院长Mallory Starr, Jr博士 共同在这里主持了为中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家、民族音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章红艳女士颁发了作品收藏证书和艺术成就奖。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同时收藏了章红艳琵琶经典作品专辑《十面埋伏》,这张专辑中除了古曲《十面埋伏》外,还收录了《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月儿高》、《阳春白雪》、《大浪淘沙》、《飞花点翠》、《龙船》、《塞上曲》八首传统琵琶曲。

    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在给章红艳颁发收藏证书的典礼上,国会图书馆亚洲馆馆长表示,章红艳作为当代中国杰出艺术家,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收藏这张经典专辑,可以让全世界共同分享这一艺术成果。他表示这不仅是章红艳教授获得的学术荣誉,也是表彰她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东西方音乐的融合所做出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国家民俗中心收藏到的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礼物。

    这张专辑是由荷兰音乐频道唱片公司 (Channel Classics)首次使用迄今为止世界最新DSD录音技术录制完成的,也是 SACD唱片公司同时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首张琵琶录音专辑。

    章红艳自1982年获得全国少年民族乐器比赛第一名、1998年又荣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奖和1992年还获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第一名。时隔20多年艺术日臻成熟的她又获得了这样一个国际性的殊荣,意义非同一般。谈到这里,她停顿了片刻感慨地接下去说:“这次能获得这样一个国际性的终身成就奖,我的确很振奋,但我十分清楚,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肯定和褒奖,这一点更是令我欣慰。”

一年来的交流心得

    2006年9月,章红艳教授应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之邀赴美国担任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她的研究课题是《琵琶与中国文学》,而在她看来,除了交流的课业外,还希望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国际化的视野中,思考和探索东、西方音乐融合、交流的发展前景。

    章红艳是一位有抱负、有远见的青年演奏家。她在1992年与中央乐团合作举行以协奏曲专场为内容的硕士生毕业音乐会取得成功后,曾在国内许多城市举行了以“琵琶行”命名的巡回演出,受到了乐评界和音乐爱好者的热忱关注和好评。她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期间,还不断以演奏家的身份参加国内外重大音乐节和大型的演出活动,曾先后应邀访问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巴西、波兰、爱沙尼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多位中外著名指挥家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澳门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慕尼黑广播交响乐团、德国巴伐利亚交响乐团等合作举办“琵琶与交响”音乐会。

    通过这些年自身的舞台实践,她认定音乐家要获得这样一种视野,必须走出去,必须了解西方音乐,必须通过合作接触更多的同行。章红艳认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开拓“视野”十分重要,而文化是多样性的,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它的源与流,但音乐不同于博物馆的陈列品那样,它是流动不息的。中国音乐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个封闭的体系,多元化的并存,必然会引起多元融合,因此必须在保存自己的同时,与不同文化发生联系。

    她兴兴致勃勃地告诉我:“我这次去工作的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的百老汇街上,我的住处就在这条街上。在这条颇有名气的街上,竟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剧院,这给我提供了更多去现场感受来自世界各国的高水准的演出的机会。只要有空,我每周都要买票去听音乐会,这是我生活中为数不小的一笔开支,但觉得很值得。”说罢,她开心地笑了。

    谈到在美国生活这一年的感受时她十分感慨。她这一年多来通过讲学、演示和举办音乐会,有机会比较深入的交流接触,也使美国同行和观众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她看到,目前美国居于主流地位的仍然是国内称为古典的传统音乐。不但剧目丰富、各种音乐会也很多,虽然票价很高,但听众十分踊跃。

    其次,我们有文字记载的音乐历史虽然比西方要早两千多年,但我们所留下的作品并不多。西方的音乐虽然历史没有我们长,但保留下来的遗产远比中国丰富,以作品类型的来看,比如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都足以让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或钢琴演奏家选择的作品不计其数,一辈子都演不完。而我们保留下来的作品就显得太少,而且很不规范,这一点我们的中国民族音乐是无法与之相比。

    她认为西方乐坛其实并不了解中国音乐文化,不了解中国音乐家的实力与水平。有些演出,虽然有礼貌的美国观众仍然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但美国主流报刊的评论却很冷淡,甚至很糟糕,而国内不少媒体却硬宣传说演出如何如何成功,受到了多么热烈的欢迎

    谈到近年来国内音乐界对东西方音乐优劣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由于辩论的基点是东西方文化究竟是谁优谁劣,国粹派说崇洋派媚外,崇洋派说国粹派保守,争论并没有取得结果。在她看来,国际文化的视野,并非要丢掉亲缘文化,而是要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于人类文化,对别国的民族文化要有一个理性的、兼容的、尊重的态度。当前,文艺界提倡“走出去”,她认为也确实应该“走出去”,但是走出国门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中国的音乐必须被对方认可、被接受、被欢迎,这就需用要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音乐而言,虽然每个民族有自己的音乐特征,而人类(国际)也有若干共同理念,和约定俗成的形式与规范。比如音质要悦耳、音色的丰富性,重奏(唱)、合奏{唱}声音的平衡与和谐,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情内涵,并且要有可传达性。这些崇高、优美、悲剧等美学范畴,实际上都有是共同的。

    章红艳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一年多时间,除了4月12日至31日随厦门爱乐乐团赴欧洲四国巡演并在德国柏林爱乐大厅等地与乐团合作表演了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外,在哥伦比亚大本校及耶鲁大学、堪萨斯大学、费城音乐学院等美国高等院校演奏并讲述琵琶音乐。还先后在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波士顿乔丹音乐厅、耶鲁大学Woolsey Hall举行了琵琶独奏音乐会。6月10日与青年钢琴家朗郎在纽约Town Hall举行的演奏会上,合作演出了《春江花月夜》。她精湛的演奏技巧、清雅格调、出众的才情才学和无与伦比的魅力,受到了欧美同行和听众的广泛好评。

赴东北巡演

    2008年新年伊始,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的澳门乐团首访哈尔滨、长春、沈阳及大连的交响音乐会,为东北三省冬季文化艺术节增添了光彩。

    此次,澳门乐团特邀刚从美国归来的章红艳合作演出了由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演奏家刘德海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这些年来,她曾在国内外多次演奏过这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琵琶协奏曲,受到乐坛和广大观众的好评。章红艳也曾与澳门乐团长期合作并精心录制过这部作品,因此,她已成为澳门乐团的特邀合作演奏家。

    《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是由琵琶作为主奏,管弦乐队协奏的琵琶协奏曲。主奏琵琶的表现技巧难度高。一开始,当乐队演奏的全曲引子后,琵琶以园润饱满而独特的乐段拉开了全曲的序幕。章红艳以娴熟的“弹”“挑”“分”的技法,和她特别擅长的“长轮”技巧,奏了抒情的旋律乐段。接着以中国式的自由散板的节奏,模仿蒙古马头琴的吟唱演奏方式,运用蒙古民间歌曲流畅抒情、节奏自由的“长调”和活泼轻快、优美动听、结构紧凑的“短调”,把听众带入到孩子们在美丽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上放牧嬉戏,表现了小姐妹对家乡和羊群的热爱。

    接着琵琶转为使用左手虚按、滑音的技巧,模仿暴风雪袭来时的阵阵呼啸声,而且把位越往下,力度越强,滑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大幅度滑奏表现中,注意节奏与力度的对比变化。再配合右手用“扫”、拂”、“轮双弦”等强力度的表现技巧,形成了相当于奏鸣曲的效果,在协奏乐队的烘托下,表现了猛烈的狂风挟着暴风雪袭来,小姐妹为了保护羊群而顽强地与暴风雨搏斗的情境。当琵琶独奏进入华彩乐段,章红艳运用大量的双弦滑奏来表现暴风雪肆虐的情景,呼啸声越来越大,弹奏也更加复杂,体现了章红艳的功力。

    在一段表现小姐妹在寒夜中,经历了紧张激烈的搏斗后,所弹奏的抒情慢板乐章中,章红艳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在“摇指”乐段,采用无名指在第三弦(老弦)上弹奏,右手位置偏上,音色最为柔和,充分发挥了她的所长,表现小姐妹在朦胧夜色中,搜寻羊只的情景。琵琶与乐队的旋律略带感伤,凄美动人。

    最后琵琶,以激情澎湃的旋律把整个乐段人推向高潮。全乐曲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和管弦乐交响性的表现手段,在紧紧地把握作品主题和风格方面,充分发挥了她的长处,塑造了祖国新一代热爱集体、顽强拼搏的动人音乐形象。

    章红艳是一位才情出众、极富魅力的演奏家。她对《草原小姐妹》的诠释和音乐的表达,更注重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用音乐来表现大自然和人物的内心变化,进一步发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她的每场演奏都得到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和再来一个的欢呼声,东北观众和同行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前来主持这次巡演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名誉会长、作曲家吴祖强教授,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了章红艳的演奏,由衷赞赏著名指挥家邵恩和章红艳对这部作品的诠释和表达,认为这可算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版本。

    章红艳教授还受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之邀利用演出间隙前往交流讲学。她简明扼要而又生动的讲述及现场精彩的示范和自身刻苦磨砺不断自我完善的体会,使同学们受益不尽,纷纷表示要以她为楷模努力学习,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