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14—117回导语

标签:
红楼梦导语 |
分类: 专著选载 |
【导语】
本回写凤姐病逝;甄应嘉来贾府见到宝玉。
凤姐不断说胡话,要船要轿的,说到金陵归入册子去。宝玉宝钗正议论妙玉遭劫及薛蝌与岫烟成亲之事,一会听凤姐病逝,前去与众人一道悲哭。王仁挑唆巧姐,说其母丧事办得太将就,巧姐说现在手里没钱,只能省些,王仁又说她要留着做嫁妆,巧姐气得直哭。从此王仁嫌了巧姐。门客程日兴建议贾政派心腹到各处清查家产,贾政叹连侄子也靠不住,自己又不能亲自照管。江南甄府老爷甄应嘉到,与贾政谈到主上已赐还他世职。因越寇猖獗,令他随安国公前往海疆剿贼安民。贾政说镇海统制是其亲家,托他捎书给探春。宝玉向甄应嘉请安,应嘉见宝玉与其子相貌相同,举止一般,连称罕异。
凤姐死前谵语是对警幻册子中“哭向金陵事更哀”以及抽签所得异兆“王熙凤衣锦还乡”的回应,使前后情节显得更加严密紧凑。王仁者,忘仁也。从他对巧姐的一番话,可以想见其龌龊为人。日后他要将巧姐推入火坑,乃是其本性使然。从巧姐答复其舅的话中,可看到小姑娘已长大,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个性亦颇刚强,在一些方面,有其母的影子。应嘉见宝玉与其子相貌相同,连称罕异,从艺术角度上看,是为真假两玉相见作铺垫,运用悬念技巧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百十五回
【导语】
本回写惜春执意出家;甄、贾宝玉相见话不投机;宝玉昏迷,和尚送玉。
贾政令宝玉温习读过的文章,并做几篇文章给他瞧。地藏庵的两个尼姑来向宝钗请安,宝钗态度冷淡;又去见惜春,惜春与之谈得投机,说自己有出家之心,但无法实施。此后惜春一天天不吃饭,只想绞发。甄家太太带甄宝玉前来贾府,甄、贾宝玉相见,竟是旧相识一般。但通过交谈,贾宝玉发现甄宝玉只谈些文章经济、为忠为孝之言,与他冰炭不投,说他也是个“禄蠹”。众人见两个宝玉相貌身材一样,啧啧称奇。紫鹃痴意发作,想黛玉若在世,与甄宝玉相配只怕也愿意。此后宝玉又发病糊涂,渐渐严重以至人事不省。一和尚拿来宝玉所丢之玉,一边索银万两,一边直往里跑,把玉交给宝玉。宝玉苏醒过来,还吃了一碗饭。然而听麝月说了一句话,又突陷昏迷。
第百十六回
【导语】
本回写宝玉再历太虚幻境;贾政送贾母等人的灵柩回南方安葬。
宝玉的魂魄出了窍,跟那送玉的和尚走到一个荒野地方,见到一座牌楼;尤三姐来迎接;鸳鸯向他招手;进了一个配殿,看见大橱里装着一些册子,他将册子上的诗词看遍并记牢;听林妹妹请他,出来见到白石花栏里围着一株绛珠仙草;尤三姐奉潇湘妃子之命要一剑斩断他的尘缘;晴雯奉命带他去见潇湘妃子,看到的却是黛玉;接着又看到凤姐、秦氏,和迎春等一群女人,又忽见那一群女子变成鬼怪来追扑他;送玉的和尚来救他,说几句话后一把将他推倒。宝玉“阿哟”一声苏醒过来,见自己仍躺在炕上。此后一天好似一天。贾政欲乘丁忧无事之际将贾母等人的灵柩送回南方安葬,临行前叫王夫人理家,并令宝玉、兰儿准备入场考试,争取考上一个举人赎罪。宝玉病后象换了一个人,不但厌弃功名仕进,而且将儿女之情也看淡了,对丫头们瞧也不瞧。
第百十七回
【导语】
本回写袭人紫鹃护玉;贾琏出门而托芸、蔷看家,这几人胡作非为;惜春执意出家。
那送玉的和尚又来要银子,宝玉决定把玉还他,袭人紫鹃死命抱住宝玉,不让将玉给和尚。宝玉表示不还玉也行,但要见和尚。王夫人吩咐众人听他与和尚说些什么。结果小厮听到两人讲 “青埂峰”、“太虚幻境”等话。宝玉说该和尚原与他相识,现在已走。宝钗劝他追求功名,宝玉说出家也是功名。王夫人听了伤心哭泣。贾琏出远门看望父病,安排贾芸、贾蔷在外头照管。贾琏走后,芸、蔷与邢大舅、王仁、贾环等人相勾结,无所不为。一日,这几人又在一起吃喝,骂凤姐苛刻,议论有一外藩王爷选妃,若巧姐是小户人家之女,可以给予王爷,全家跟去享福,王仁心里动了念头。几人还议论了贾雨村出事带锁被审、妙玉遭劫后不从被杀等事。惜春立意出家,与尤氏吵闹,要求在家弄两间干净屋子给她诵经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