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导读本)》----导语连载(111--113回)
第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导语】
本回写鸳鸯自杀,刁奴勾结赌徒入贾府偷盗。
凤姐吐血昏倒,下人们见她不在,更是偷闲吵嚷,弄得七颠八倒。鸳鸯想到自己以后没着落,会备受折磨,下决心上吊身亡。贾政说她是殉葬之人,不可以丫头论,宝玉夫妇向她行叩拜礼。贾母遗体被送往铁槛寺,除凤姐惜春守家外,其余所有人在寺伴灵。周瑞的干儿子何三串通赌徒,趁贾母去世,府中少人之际,入内偷盗。包勇力斗诸贼,打死何三。这夜妙玉赴大观园与惜春说话做伴,众贼发现其貌美。
鸳鸯之死,名为殉主,实因惧日后受贾赦折磨而自杀。她憎恨贾赦、厌恶邢夫人,蔑视兄嫂。若大世界,无人值得她留恋,从而毅然走上此路。从本质上讲,鸳鸯之死,是受封建社会逼迫而死。这个丫头有勇有识,聪明伶俐、厚道笃实,和晴雯一样,是闪耀在中世纪夜空中的一颗星星。秦氏灵魂说警幻仙姑将她补入“痴情司”,将她与黛玉、晴雯同等待之,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她的肯定。包勇力斗诸贼,显其忠肝义胆,与何三等猪狗之辈形成对照。妙姑被众贼发现其美貌,造成随后被劫的悲剧。
第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姑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导语】
本回写妙玉遭贼劫;赵姨娘发病供认其罪。
凤姐命人将偷盗之事报官。何三所引诸盗见了妙玉之后,为其美貌所动。次夜三更时分,潜入栊翠庵,用闷香将妙玉熏倒,放在车上,打起官衙灯笼,顺利出城。贾政等人辞灵回府,临行前赵姨娘忽然发病胡言,说阎王因她伙同马道婆害宝玉凤姐,差人拿她,并求凤姐饶恕。贾政对她十分冷淡。次日林之孝又向贾政报知失盗之事,并说衙门拿住鲍二,贾政大怒,骂家奴负恩,并令人捆了周瑞送官审问。
妙玉是《红楼梦》中一个特殊的女性,出身仕宦之家,因病入空门带发修行。后父母双亡,辗转来到栊翠庵。性格清高孤僻,身似闲云野鹤,终遭贼人所劫,美玉陷于污泥,造物主似太无情。然而从另一角度看,她貌美有才,暗恋宝玉,时因动情而走火入魔,故名为佛门弟子,实则世俗之人,以矫情伪装姿态面世。贼人劫她之前,对其实质已有了解,故其所罹惨祸亦由自己所惹。作家以其结局对她进行了含有惋惜的批评。赵姨娘本一鄙陋之辈,既愚且恶,有此下场,理所当然。
第百十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导语】
本回写凤姐将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宝玉挚情感动紫鹃。
赵姨娘得暴病,蓬头赤脚而死,其状甚惨。周姨娘伤感悲切。凤姐病情转危,贾琏表现冷淡。刘姥姥前来请安,见凤姐骨瘦如柴,心中悲惨。凤姐令女儿向刘姥姥请安,请她将女儿带走。刘姥姥说愿为巧姐做媒,将她许与当地财主人家,凤姐同意。平儿恐刘姥姥话多,将她拉开。凤姐情况更加不好,刘姥姥急忙走到炕前,凤姐将女儿托付给她。宝玉听到妙玉被劫之事,悲伤而哭。宝钗用正言予以解劝。宝玉又想到紫鹃对他冷淡,亲自去找她解释。紫鹃细想事情经过,从心里谅解宝玉,又为黛玉无福消受而伤心。
凤姐临终前将巧姐托付给刘姥姥,乃是明智之举。刘氏后来果不负阿凤,关键时刻救了巧姐并使之有个较好的归属。凤姐此前有恩于刘,刘氏之举乃报恩而已。看来好似因果报应,实乃感情投资所得的回报。
在众丫头之间,紫鹃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她的特点,是重情仗义,爱憎分明。与黛玉名为主仆,实胜姊妹。宝玉多次想向紫鹃说明自己不是薄情负义之徒,既是出于对黛玉的挚爱,也是出于对紫鹃的尊重。
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