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起就一直好奇于各种传统的印染工艺,无奈自身条件有限,不是每样都能尝试的。那时想来,灰缬应该是比较便于实现的一种,于是乎还特高兴的给自己设计了灰缬印染的衣服。只是这时光匆匆,衣服至今还没能实现。但这周终于攒齐了材料,可以在荷包上率先尝试下灰缬印花了。
灰缬是我国传统印染技术之一,唐代就已经有不少实物出现了,因为主要材料含有石灰,所以也有叫碱性印花工艺。今天的蓝印花布即属于此种工艺。更多灰缬或蓝印花布资料可以在网上找找,就不赘述了。
大体来说灰缬印花需要大至以下步骤:
制作印花版;
调配灰浆;
印花;
染色;
漂洗;
刮灰、清洗;
这样子一个印花的布料才能大至做好,然后才能开始制作成衣服、荷包等物件。
资料断断续续的看了不少,是看了又忘,忘了又找,找了又看。业余爱好,总是如此波折,但还是令人乐此不疲,这也就是爱好所能达到的功效了吧。
灰缬的防染浆材料说来极为简单,只有黄豆粉和石灰粉两样。黄豆粉在超市找得到。但是石灰粉让我犯难了好久,去一般装修材料店铺里找过——没有,建筑工地上找过——还是没有……网络上倒是有,只是石灰价格便宜(一两元一斤),若是买少了,东西还不如运费贵,买多了吧,石灰怕放坏了。思来想去,前久存着侥幸求助了一位人缘颇好的同事,没想到竟找到了,我只需要三两斤,但三两日后提了近二十斤给我,真是欢喜。
于是需要制作印花版了。首先是设计纹样。因为是初次,不知道最后成品能如何,不敢太费力设计,就找了自己手里现成老荷包的花纹——福寿双全纹,改成合适灰缬印染的图案,复刻在找来的牛皮纸上,用美工刀雕刻出来。然后又在五金店里买了光油(正经该用桐油),反复刷在纸版上,晾干。这个印花版就出来了。
印花版就是这样子的
然后就需要刮上灰浆进行印花了。首先对布料进行处理,缩水,去浆(我用的素库缎,缩水时候最容易卷边orz...)。然后晾到半干时候,将版子放在布料上,将灰浆用水调好,用刮铲反复几遍刮在版子上,这样镂空的地方,灰浆就粘到布料上,然后拿开版子,晾干就行。(我记得明明拍了灰浆的图,结果相机里诡异地找不到了……)
接下来就是染色。因为灰浆含有石灰,其实是会影响到染色的效果的(而且丝织物也怕碱性的东西,容易造成布料无光,脆裂)。一般用在靛蓝染色上还好,用苏木上我就有点忐忑了,因为苏木一旦酸碱变化,色光也会变化。不过虽然有担心,也不能怎么样,就按照一般的染色过程来染吧。之后清洗的时候,我就顺道把灰浆用小刀刮掉了,主要是考虑到真丝织物不如棉布那么耐摩擦,我怕起毛。然后清洗,晾干。
接下来就是制作成荷包了。古有织成的衣料、荷包料。我这个算是“印成”荷包料了




荷包是两面异色的,一面月白一面玫红

和老荷包合影,纹样福寿双全即取自此。

红色的那一面





这个荷包做了好几天,虽然觉得麻烦,但是也别有一番趣味,手工带给人的快乐也在于此了吧。
ove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