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西省北部旅行,太原向西北到宁武、达忻州,住宿在雁门山下的代县县城。小城不大,整洁干净,隶属忻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初称代州,隶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县域古迹众多,人杰地灵。


代州衙署旧址,现为代县人民政府办公地。

代县文庙,又称代州文庙,创建于唐代,1367年重修。庙南向,分前、中、后三院。中院正北为主要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代县文庙,又称代州文庙,创建于唐代,1367年重修。庙南向,分前、中、后三院。中院正北为主要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





















代县武庙,亦称大关老爷庙,与文庙相邻。元天历二年建,庙内祀关羽。武庙是一处两进四合院落式的古老建筑群。庙坐西向东,门前有牌坊5楹,中书:“壮穆忠武”四字。










代县边靖楼,位于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于成化七年火烧后,增台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重修。楼下为砖劵洞台基,基平面长方形,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十丈,台高四丈。三层四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以明台计,统面宽29.65米,统进深19.30米。三层均有
廊,整个建筑雄伟壮观。正面上悬“雁门第一楼”和“声闻四达”两巨匾,北面悬“威镇三关”巨匾。
























代县慈云禅寺,原名慈云庵,建于明代天启元年,
据今建寺己有四百多年。依大殿两侧石碑记载,慈云禅寺由天启元年住持海登法师带领副府郑氏建造,后于清经过几次重修。









代县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造型秀美,雄健挺拔,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代县民风淳朴。早晨天下小雨,走进一路边小吃店,要一盘油饼,一豌老豆腐,咸淡可口,共七元钱。吃毕算完账,老板问:“吃饱没?要不再加点儿,不再要钱了!”,“吃好了!”连声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