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2013-11-12 07:10:28)
标签:

古迹

摄影

休闲

分类: 山川揽胜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乌鲁木齐红山宝塔    (摄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
    红山宝塔建于1788年,塔高10.6米,为六面九级青砖实心塔。红山宝塔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变迁,至今完好无损地矗立在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悬崖顶端,堪称乌鲁木齐一绝。“塔映夕阳”是乌鲁木齐老八景中第一个奇特的景观。每当夕阳西照,虎头峰断崖红光熠熠,整个峰峦红光四射,宛如神话中的宝光出现。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正定华塔    (摄于河北省正定县广惠寺)
    正定华塔又名多宝塔,为辽金时代遗物,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通高31.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上半部装饰巨大的彩色壁塑,造型古朴雄奇,是我国砖塔中造型最为奇异、装饰最为华丽的塔。清乾隆帝曾先后两次来此拈香礼佛,临塔观景,题额作诗。建筑学家梁思成也专门撰文,赞不绝口。该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张掖木塔寺木塔    (摄于甘肃省张掖市木塔寺)
    张掖木塔寺木塔,后周时已有之,隋开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敕尉迟敬德监修,明清均有补修,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制作精巧。塔高32.8米,八面九级,每级八角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塔主体为木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建造,塔身内壁空心砖砌,每层都有门窗、楼板、回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横额。整个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是完整而坚固的木质结构造型。内部附有楼梯,供人攀登。每层都有回廊、扶栏、可依栏远眺,整座塔给人以高大、巍峨之感,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武安舍利塔    (摄于河北省武安市)
    舍利塔位于武安市城区内,塔高38.71米,通体砖砌,共13层。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4米,造形玲珑古香,远望挺拔雄伟,每层东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垛数,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层增建平座,二层四面有窗。塔分内外两层,塔心为八角形塔柱,内外层之间留有通道,可由台级而上达第九层。由于塔身逐渐缩小,到十一层为木托着塔刹,塔心柱一至七层和九层留有方室。该塔始建于宋代,为原妙觉寺主要建筑之一,寺已毁,惟塔存。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景县舍利塔    (摄于河北省景县开福寺)  
    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俗称“景州塔”,建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为八面棱锥形大型砖塔,共13层,总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芦下有铁刹网罩托,高3.3米。塔内梯道为穿心式结构,每层辟4个门洞,另外四面做砖雕盲窗。塔身为清水砌砖,塔檐下施五铺斗拱,上承叠涩出檐,塔刹由砖砌仰莲基座、相轮、葫芦组成。宝塔高大挺拔,深受历代游人赞赏,多有登临赋诗者。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曾到此游览,留诗二首。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登封嵩岳寺塔    (摄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岳寺)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总高41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壁厚2.45米,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洛阳齐云塔    (摄于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外)
    齐云塔位于洛阳白马寺以东250米处,是寺院的附属建筑。最初为木塔,北宋末年被女真士兵烧毁。现存宝塔建于金朝大定十五年(1175年),是一座十三层的四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25米。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风格,轮廓采用抛物线设计,玲珑挺拔,古雅秀丽。塔的底部为方形须弥座,各边长7.8米,塔顶置宝瓶式塔刹。古塔与白马寺东西相望,交相辉映。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张掖弥陀千佛塔    (摄于甘肃省张掖市大佛寺)
    张掖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高33.37米,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相传置放着释迦摄摩胜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每边长23米,层层向上收小,共13节,华盖直径4米多,四周饰有36块铜质板瓦,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该塔造形别致,古朴厚重。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昆明西寺塔    (摄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寺街)
    昆明西寺塔又名慧光寺塔,位于市区东寺街中段西侧,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曾多次修葺,是古老文明的见证。西寺塔为13级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40.5米。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历时30年方建成。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券门通塔内,塔内设方井小室通顶部,室内有木梯可登临塔顶层。塔从第二层开始,以奇偶数层交错设佛龛和券洞,佛龛雕菩萨坐像。塔身挑檐浮雕,体现了唐代古塔流畅、雄伟的建筑特点。塔顶为铜质塔刹,高5米,由相轮、伞盖、牟尼珠等组成。西寺塔既是佛塔,又是夜行指路灯塔。《建塔存功记》石碑记载:“暮夜燃光明,华灯移照,灿烂宛如列宿,环熠下土,竦视而先悦焉。”古时西寺塔指引旅人夜间行进的方向,带给疲倦的行人无尽的振奋。那明媚的灯光和清脆的铃声,仿佛在述说世间不尽的悲欢离合和遥远的故事……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摄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上寺)
    广胜寺飞虹塔塔身琉璃镶嵌,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 年)修建,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彩绘鲜丽,色泽如新。因塔全身由土色琉璃装饰,每逢红日高照,塔身金碧辉煌、熠熠闪光,远眺仿佛是一条美丽的彩虹,故此得名“飞虹塔”。每当微风吹过,全塔上下一百一十二个铁玲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好象在奏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昆明妙湛寺金刚塔    (摄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镇)
    妙湛寺金刚塔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部用砂石砌成的古塔,也是我国现存最早建造、保存完好的金刚宝座式石塔,创建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由基座、塔体两大部分组成,基座的平面为正四方型,边长10.4米,高4.7米。底部跨空,有东西南北四道券门相通,可过往行人车马。基座之上,五塔耸立。中央建高16米的主塔,四角配以高8.84米的小塔。主塔与小塔都由须弥座、塔身、塔颈和塔刹组成,式样不同,风格迥异,塔刹的顶端为宝瓶和宝珠。整座塔雄浑壮观,可谓我国古塔中的一朵奇葩。在华夏大地,金刚塔并不多见。金刚界为始觉上转法门或五种至高无上的智慧,后来又派生为五部。居中的佛部,即大日如来,又称摩诃毗卢遮那佛部;东方的金刚部,部主阿閦佛;南方的宝部,部主宝生佛,又名灌顶法王;西方的莲花部,部主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北方的羯摩部,部主就是释迦牟尼应身,又称不空成就佛。金刚塔塔身处有五佛坐骑的图案,表示其恭维和敬重。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一种建筑类型,既浸透着宗教崇拜的庄严,又放射着世俗人性的诗意光辉……赞美天地,祝福人间!
   中国古塔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地宫用于埋葬舍利;二是塔身用于供奉佛像、登临等用途,是塔的主体部分;三是塔刹。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塔在用途上大大超越了单纯佛塔的限制,延伸许多发展和变化:一是登高望远,当塔还是窣堵坡坟冢时,不论从对佛的尊崇上讲,还是就其圆形覆钵的形式上说,都不宜攀登。印度塔与中国楼阁相结合,产生了这种最为广泛的用途。二是瞭望敌情,塔不但高大而且隐蔽,还可以住歇,观察敌情、防御射击都能发挥极大的优越性。三是导航引渡,由于高耸挺立,很远就能看到,所以许多古塔成为港口码头的重要标志。四是装点河山、美化风景。许多古塔成为一个地区的象征,是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