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淮河畔

(2010-08-30 07:06:11)
标签:

金陵

秦淮

杂谈

分类: 岁月留痕

    秦淮河畔

    车到南京已近傍晚,秦淮河畔的彩灯隐约闪烁。

  站在文德桥南岸幽静狭小的巷子口,“乌衣巷”三个字赫然在目。乌衣巷历史悠久,是三国时东吴的禁卫军驻地。由于当时士兵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称乌衣巷。东晋时期,秦淮河两岸人烟稠密,乌衣巷一带华宅高第鳞次栉比,是朝廷达官贵族的居住区。而以宰相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成员,也多居住于此。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以令后人追怀。初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寥寥数笔,便描绘了乌衣巷自六朝到唐代的沧桑变化。从此乌衣巷便名播中外,游人不绝。

    乌衣巷甓门旁,便是“王谢古居纪念馆”。该馆坐北朝南,形制优美,呈现一派“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格调,古朴典雅,溢彩流光。内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内“来燕堂”堂匾系当代著名书法家沙曼翁书写,以隶体杂汉简,笔锋遒劲有力。整个建筑纵横交替,相互垂直,紧密相连,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艺术整体。

  再前行不远,即到“媚香楼”,又名李香君故居,为三进两院式宅院。全院尽现书法、绘画、楹联、篆刻、假山、塑像和园林小景、石刻砖雕。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之一,之所以受人仰慕,不为花容月貌,而在她愤世嫉俗,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百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如花似玉的李香君在媚香楼遇见了年仅21岁但已名闻遐尔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双方都叹服彼此的才气,几次交往过后,便缠绵难分。她们一见钟情,互相倾慕,终于结为爱侣,并参加了复社文人反对阉党魏忠贤余孽的斗争。为了表示对侯方域的忠贞爱情,李香君后来不惜血溅诗扇,以死守楼。清朝戏曲家孔尚任以此为题材,写成传世名剧《桃花扇》。 

  河对面,“天下文枢”牌坊金碧辉煌。夫子庙、江南贡院游人熙熙攘攘,道路两旁商铺林立,河中小船低吟摇曳。“烟笼金粉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如今,朱自清、俞平伯文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正越来越影现着的别样的风采。

 

    秦淮河畔 
    秦淮河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博河南馆
后一篇:赏石趣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