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记录袁林揽胜感悟 |
分类: 山川揽胜 |
1916年,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病逝。当时主政的北洋政府遵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勘定吉壤”、“绘具详图”、“招商筑墓。”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耗资70余万银元,在洹水河畔建起了这座占地近140亩的浩大茔宅。
袁林以神道为中轴线,南北绵延两公里。硕大的照壁是整个袁林的最南端,照壁内侧满饰砖雕图案,技艺精湛、庄重典雅,是全国现存照壁中规模最大、纹饰最精美的一个,壁内嵌刻有五个墓徽。照壁之后,往北是半里多长的砖石神道,途有石板桥,神道北端有一玉带形的石拱桥。下桥北去,便是牌楼门。牌楼门两侧,分立着六角形望柱,四周以白玉雕花栏狮护绕,四角柱头有四个石雕狮子。望柱上雕有日、月、星、辰、山、火、龙、虎、长尾猿、锦鸡等纹饰。望柱后边,分立着遥相对称的石象生,有骏马、老虎、狮子、武将、文臣。文臣武将穿着“北洋时代”的服饰,似乎是“洋式翁仲”。中间建有碑亭,碑上刻有“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字,此乃袁之好友、时任民国总统的余世昌手书。
穿过碑楼,沿阶而上,便是一座红墙绿瓦的享堂大院。北面正中为景仁堂,东西配房是存放祭器以及僧侣诵经的地方。现今景仁堂内是《殷墟历史陈列》,东西配房是《袁林及袁世凯其人展览》。堂院后是大墓,一派西方陵墓风格。迎面三座铁门,中间两扇门上镶有两个墓徽,其纹饰内容与望柱相同。铁门后是一组用青白石料雕刻的石桌和五供,墓周有三层台基均以虎皮石墙垒砌而成,最后高处为大墓宝顶。墓冢则仿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濒河庐墓的形制修成,为内包水泥,外砌石墙的独特欧式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