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壶镇大地上的“春风”行动

(2022-10-10 08:57:57)
标签:

春风

送温暖

救助

慈善

年关

分类: 散文

             壶镇大地上的“春风”行动

                                                朱文风

       在壶镇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每当寒风凛冽的寒冬腊月,总会刮起一股暖气融融的春风。这“春风”,涌动于2011年寒冬,到2013年已是愈发强劲的第三年了。这“春风”,是一个行动,即为特困户送去年节急需的各类物资的慈善义举。这一次,不仅筹集的资金达八万之多,参与的人数达三百之众,还惊动了当地政府领导。镇长亲临现场,不仅捐钱支持,还亲自参与了行动。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那天的感人场面:早晨七时许,自觉参与活动的摄影人最早来到湖川村的广场。他们肩挎摄影包,手拎三脚架,都是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湖川村广场,是各次“春风行动”的始发地。今天也一样,数十辆车上,飘扬着参与组织的各种旗帜。你看,火红的旗是“缙云县壶镇吧联盟”,翠绿的旗是“浙江狮子会括苍服务队”。“壶镇摄影吧”的红绸旗帜,被风刮得猎猎响。广场边的一所房屋内,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里边堆放有一人多高的大米,还有各式各样的物资。这不是待开的商店,而是头一天预先采购来的慈善物资。车一辆辆驶进湖川村广场,人也一批批聚集到这广场。他们之间,有的原先认识,有的却素未谋面。从互相询问了解中知晓,志愿参与“春风”行动的人员中,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有医院的医生与护士,有电厂的干部与职工,有当地农民与外地来的农民工,有机关村镇的干部,有企业商店的经理职员,还有中小学生与回乡大学生。有现职的有退休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上各式各样不同身份的人,为什么竟能聚集到一起呢?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因为有一条爱心的纽带,将他们联为一体。他们都以能参加这一年一次的慈善义举而深感自豪。

    “春风”行动分十个分队。每分队配有队长、旗手与摄影人。运载货物与人员的车,全是随志愿者一起来的。每队慰抚的对象十户左右,对象分布的地点却远近不同。近的有壶镇、南顿、上王、北山,远的却是括苍岭背的南田,雁岭绿谷的唐市,更有地处偏远的苦竹坑。所以等人到得差不多,各分队就分别抢先装载物资。八点多钟,一辆辆满载物资的车子已准备就绪。当几位召集人,正想指挥队伍出发。壶镇镇长赶来了,他满脸春风地说:“我先前不知道你们的行动。现在知道了,我想与大家一起,参加年关为贫困户送温暖的‘春风’行动。请大家接纳我!”镇长的话不多,但鼓掌与欢呼,却使整个广场顿时沸腾起来。随着一声“出发”的号令,数十辆各式小车分头出发了。你可以想像一下,那一路的小车,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猎猎彩旗,会招来多少路人的惊奇目光。那出现在各山村的一队队手提年货怀抱物资的队伍,会吸引多少村人的眼球。村头巷尾贫困户门口那嘘寒问暖的感人场面,曾温暖了多少目睹者的心坎。每当年关,给特困户送温暖的这一行动,在壶镇广袤的大地上,已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宋玉在《风赋》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席卷整个壶镇大地的这股“春风”行动,是当地民间网络组织“壶镇吧”中的几位热心人首先发起的。他们通过网络发出倡议,自愿集资,义务采购,再约定时日,分组出发。后来参与的组织多了,特别是“浙江省狮子会括苍服务队”的加入,给这场活动增加了不少活力。也许有人会说,在贫富差距愈来愈大的今天,靠你们部分热心人的一时行动,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也知道,在社会救济制度还没有真正完善之前,我们这“春风”行动,仅仅是“杯水车薪”。但有没有这“杯水车薪”,却是大相径庭的。首先,这“春风”行动,在社会上树起了一种献爱心、讲奉献的正气。大家都看到,社会上,总有一个因天灾或人祸造成的弱势群体。这弱势群体又是分散的,分散在人们不注意的各个山村角落。尽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在许多情况下,或因各种缘故,却是让人爱莫能助。如今有了“春风”行动这样一个组织与机会,能出钱的出钱,能出物的出物,有时间的,也许更愿意亲自登门,为这些急需关怀的人们送上一点温暖。我们在里隆村慰问百岁老人时,路边的许多群众就情不自禁地说:“太谢谢你们了!”这就是对“春风”行动的反聩。其次,这“春风”行动,是壶镇地面由民间发起的一种慈善行动,它没有任何组织的压力,没有任何责任的重负,有的只是人们心中正能量的发挥。试想一下,能在一天内,自觉地集中数百各不相识的人一起行动,这是多少大的一种凝聚力!

      当然,这“春风”行动,并不是想行就能动的,其中还有筹集者默默无闻的细致的摸底工作。浙江省狮子会括苍服务队赵队长说:参与摸底的有好几个人。我们先是到镇里拿来全镇低保户的名单,作为我们下去调查的参考。接下来的工作是几个人分头到全镇五十多个村中访问调查。我们避开村干部,询问村人:你村哪几户最困难,困难的程度,造成困难的原因。这是一件很细的工作,我们想,必须找到真正困难的低保户,不然,我们将愧对无数捐款捐物热心人的殷切期盼。为这事,我们几个人整整花了一个月多时间。因为村人不知道我们的调查目的,所以我们了解的情况都比较真实。回来后,将情况进行排查,再对照镇里的低保户名单,才最后确定出一百多户“春风”行动对象名单。有了名单就明确了方向。接着是根据相对地域,将一百多困难户分为十个队的慰抚对象。记得第一次“春风”行动时,正是雨雪扉扉的阴冷天气,我们来到上倪村的一户困难户家中。瘫痪的病人躺在床上,照料他的只有年迈的老母。志愿者给他家门楣贴上春联,当医生的查询了他的病情,电工为他检查了家中的电灯线路,该修理的为他修理。病人躺在床上,目睹放了一桌的赠送物资,眼里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他也许会想:这些人,都是素不相识啊!他们怎么会知道我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呢!在李坑口村,困难户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车子开不进,三十多位志愿者,手提肩扛,将慰抚物资整整送了一里多路,才算到达。大凡困难户,不是弱智、残疾就是身患绝症。记得在口坑村,一户人家,只母子俩,看去才四十多年纪,居住的房屋也不是最差,人长得也清气,我们出来时,母子双双送到门口,满口说“谢谢”。这是怎么一个困难户呢?我一打听才知道,早一个月,患病的丈夫刚去世,她本人又身患乳腺癌,无钱开刀根治,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上小学。这样一家子,未来怎么生活?这些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们,他们的艰难拮据,不叫人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吗?我们的“春风”行动,仅仅进行了三年,每年也仅是紧临年关的一次。我们深感这“春风”行动还动得太慢,这“春风”还刮得太软弱无力。杜甫在《茅庐为秋风所破歌》中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颜欢。”我们何尝不希望我们的政府有一个社会救助立法,让我们中国每一家真正赤贫的困难户,能有一个制度的保证!这,不也正是我们这些“春风”行动志愿者心中的中国梦吗?

     “春风”行动一个上午基本结束。“春风”行动的另一个任务是给壶镇地面所有百岁以上年纪的老寿星祝寿拜年。现在,许多地方都吹嘘自己家乡为“长寿地区”。我不敢为壶镇吹,但我可以实实在在地把壶镇全镇一百岁以上九位寿星名单公之于众:他们是括苍村南田的朱长土、苍源村五里牌的李丽菊、双丰村里隆的卢仙女、宫前村的周唐凤、山河村附马的应阿凤、赤羊村赤溪的朱金娟、湖川村的赵锡钦、左库村的王宝菊、壶镇居委会的章继徽。最难忘的是第一年给全壶镇年纪最大的寿星朱金娟贺寿的情景。那年朱金娟已一百零八岁,矮胖的身子还很硬朗。我们送上磨盘大的蛋糕与一个大红包。人们争着与老寿星合影,想沾一点长寿之光。说来也怪,朱金娟所在的道坛,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竟有五人。几位召集人感到既意外又高兴。各人从自己衣袋里掏出数百元,给他们每人一张百元大钞。这场面这情景,目睹者谁能不感慨万分?那天我们还与百岁老人拍了合影。这是许多参与者一生难得的机遇啊!2013年冬第三次“春风”行动中,给每位百岁老寿星各送上一千元一个大红包。正像一位召集人老王说的“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在给苍源村五里牌李丽菊送上红包时,李丽菊老人刚从菜地来,她激动地握住我们的手说:“原你们活得比我更长命,一百十岁!一百二十岁!”老寿星的祝福,喜得我们每一位志愿者心甜如蜜。我们还图什么呢?这就是给我们参加“春风”行动者的最好回报。

    汽车行驶在春风拂荡的大地上,尽管还是寒冬时节,我们却有如沐浴在浓浓的春意当中。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春风”行动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让“春风”在神州大地上,刮得更加强劲更加猛烈! 2015.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佐梯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