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有迹象表明,中国考虑到与澳大利亚的紧张关系,正极力对进口商品实施多元化。例如,同样的高质量煤炭,除澳大利亚外,中国也可从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蒙古大量进口。而葡萄酒类产品,可从欧洲、拉丁美洲国家进口。但澳大利亚,想要找到可替代的贸易伙伴,却是一个大问题了。
日前,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2021年至2023年)的煤炭供应协议,据此将从印尼进口价值约15亿美元(约合99亿元人民币)的煤炭。煤炭是中印尼双边贸易中的重要商品,2015年到2019年,中国从印尼进口的煤炭从7300万吨增至1.38亿吨,增长近90%。
在印尼与中国煤炭贸易增长的同时,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进一步弱化。由于澳大利亚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已越来越少。近来,澳媒屡屡炒作澳大利亚煤炭船“在中国港口滞留”问题,声称该国53艘船、价值7亿澳元(约34亿元人民币)的煤炭因“通关程序被困一月有余”。
同时,中国已将澳大利亚的大量大宗商品以及食品列入贸易黑名单,上述这些煤炭船因此而牵涉其中。今年10月,中国的电站及钢厂接到停止使用澳大利亚煤炭的通知,港口方面则被告知不得卸载澳大利亚煤炭。
让澳大利亚更不愿看到的是,现在,澳大利亚不止是要面对印尼这个“追赶者”,俄罗斯也想要在中国能源市场占据更多的份额。俄罗斯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华出口了1625万吨煤炭,同比增长10%。
据悉,中国每年要进口煤炭大约29967万吨。在2019年,全球煤炭的贸易总量达14亿吨左右,而中国就占20%。中国进口煤炭的主要国家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如此大的进口量,让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一煤炭进口国”。
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要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消息并不是出自官方明确禁令,但澳大利亚的市场已经给出直接反应。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而澳大利亚又是号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很难再找到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市场,一旦让中国失去兴趣,将是澳大利亚企业的巨大损失。
澳大利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席大卫·托马斯最近在接受澳媒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经济要想反弹,避免漫长而痛苦的衰退,我们需要与澳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中国不仅是我们的头号贸易伙伴,它还是所有人的……他们拥有资金和市场”。对于这样的感叹,许多澳大利亚政客根本不愿听,也不想听。
澳大利亚商界不想与澳政府一同沉沦,并且存在较强的危机感。他们担心,如果澳大利亚长期与中国对抗,必然导致中国大幅减少对澳大利亚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采购,届时“一代活得不如一代”或将变成现实。
中澳两国相距遥远,本来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只有日渐加强的经贸关系和人际往来,难以理解澳大利亚如此卖力针对中国的做法,就为向美国表忠心。澳大利亚在美国对华一系列打压行动中一直站在最前列,完全以美国为马首是瞻。
现在,澳大利亚已经站到美国一边,并且对自己这样做不加掩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利益取向不断靠近中国,它已经成为在对华关系中最彻底的“两面派”之一。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澳大利亚被美国人拴着牵在手里,一边跟着美国对中国说三道四,一边又盯着中国“锅里的肉”。
不过,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比许多国家都高,对澳大利亚而言,中国市场无法被轻易取代。澳大利亚面临的这种状况真是自讨苦吃了,前期很多行为都有损与中国的关系,不为今后的合作考虑,在一番损失之后或许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