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邱 林
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头号死敌,伊朗这些年没少被美国制裁。对于伊朗而言,美国的威胁可以说是相当霸道,但这还不够,为进一步向伊朗示威,美国甚至打算转移伊朗在卢森堡银行的巨额资产。
伊朗央行副行长塔亚比·法尔德8月30日证实,伊朗央行正在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以确保伊朗在卢森堡一家银行17亿美元的资产不被美国以“莫须有的借口”夺走。
法尔德说,此前美国曾多次在卢森堡提起法律诉讼,要求这家银行将伊朗的资金转移给美国“9·11”袭击事件受害者家属,但都没得逞。而目前,美国相关方又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试图要求美国法院迫使这家卢森堡的银行将这笔钱转移到美国,伊朗央行正在采取严肃的法律措施以应对美国的行动。
事情回到2012年。当年,纽约一家法院要求伊朗就“9·11”袭击事件支付70亿美元的赔偿金,理由是伊朗允许武装分子通过其领土,从而就帮助了基地组织。伊朗否认了这一指控,并拒绝支付这笔钱。
之后,美国要求将价值17亿美元的伊朗资产转移给“9·11”袭击事件的受害者。经过漫长的审理,卢森堡一家法院否决了这一请求,伊朗政府对此决定表示赞同。卢森堡上诉法院表示,没收这些资产的要求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根据该国法律,相关账户的类型是“不可扣押的”。
如果美国这次开了转移伊朗资产的先例,那就意味着只要美国愿意,美国可以从任何一家银行转移不属于自己的资产,无论是这笔资产的主人究竟是国家还是个人。同样,其他国家是否也可以效仿美国,只要有需要,便随意冻结或者转移其他的国家存在银行中的资产,届时银行还有何信任度可言?哪个国家还敢放心地将资产存在海外银行中?
实际上,美国这种明抢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最近发生的美国企图掠吞TikTok(抖音国际版)就是明证。美国政府在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对TikTok进行有罪推定,威胁在45天内强制出售或禁用它,TikTok即使被收购也要把大笔钱交给美国政府。这哪里是什么“交易的艺术”,分明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美国人的这种吃相太难看。如今美国政府已经把自己的所有计划全盘托出,那就是必须将TikTok收归为美国企业所有,并且还要狠狠咬上一口。这种“要么出售、要么关门”做法,即便是在过去的美国商业历史中也不多见,很明显美国就是要把所有新兴国家并且极具影响力的中国企业的产品全部吃干抹净。
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国一些人正是依靠复杂多样的手段来维持其全球第一的地位。任何国家若在经济力量上挑战美国,即便是盟国也会遭到各种打压。如果美国一些人随心所欲地对其他竞争国家展开美元金融战、互联网战和“长臂管辖”的法律经济战,那就是将全球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如此看来,美方企图转移伊朗17亿美元资产和将TikTok收归为美国所有绝不是孤立的个案,实际上揭示了用来打压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对手以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美国历史上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此外,从欧元诞生的那天起,几十年美国就对欧元进行持续打压,其目的是不允许欧元挑战美元地位;十年前,美国相关政府部门针对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关键人员设计“司法陷阱”,最后由美国通用公司“吞并”了这家公司,“阿尔斯通”这个品牌也随之消失。
大国,本来应该有“大”的样子,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捍卫完善国际规则、以大国担当推动全球治理,但美国作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几年却把“大”作为任性毁约、恃强凌弱、极限施压的厚黑资本,让各国见识了什么叫“大而无德”“大而失道”。把一己私利凌驾于别国利益、世界福祉之上,实质是“美国特权”,美国任性霸凌别人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