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路透社8月23日以“美国总统说可以‘脱钩’,不和中国做生意”为题援引美国领导人的话说,美国不是必须与中国做生意。看上去美国领导人又对中国发出了不理性的威胁。路透社称,从2018年到现在,美国领导人“中美脱钩”的激进言论,从各种场合或媒体上至少说了100次。
疫情在全球蔓延激发了美国国内对新一轮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反思,使得经济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再次升温,正成为推动美国对华“脱钩”的“加速器”。
正是美国领导人时不时拿“中美脱钩”说事,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者,美国希望通过系列的施压和“脱钩”举动,保持美国优势,拖慢中国崛起脚步,当前采取的诸多“脱钩”措施仅是对该战略的部分贯彻。
不过,美国政府想得过于“简单”,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错觉”。准确地说,中国经济很难被美国击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试图以政治力量改变经济规律,既不现实,也不明智。
一些观察家认为,中美之间脱钩“说易行难”,美国企业无法离开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美国试图把中国逐步排除在其主导的全球产业新格局外,意在削弱中国当前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核心地位。例如对中国5G和“中国制造”实施精准打击,以及禁止中美经济、科技人员之间正常交流的等“脱钩”措施,意在保护美国国内市场、国内产业和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和5G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华为对芯片、零部件和软件有着巨大需求,而美国企业是这些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美国的严厉制裁可能给华为造成短期的损失并影响其供应链,或许还会使其失去一些市场,但不太可能摧毁这家公司。华为下定决心要取得成功,并且拥有可观的研发资源。
其实,美国的做法也直接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作为华为供应商的1200家美国公司失去了大笔业务,美国的5G研发工作也受到阻碍。美国政府希望取得胜利,但他们的战略只会给美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换句话说,美方与中国“脱钩”的企图,正在让美国企业自身受损。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失去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与全球最活跃的应用市场脱离,必将大大削弱其全球竞争力。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升级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中美脱钩”只会掣肘美国科技发展步伐。
最近,在中国美国商会的一次调查中,超过70%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尚未计划因新冠疫情而将生产和供应链业务或采购活动迁到中国以外的地方。中国的优势可能会使它保持世界主要工厂的地位,这些优势包括成熟的供应链、庞大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熟练的劳动力。
即使部分在华企业由于成本、市场机遇,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离开中国。但大多数公司仍然选择留在中国,因为他们在华的生产活动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当地市场的。即便在2019年贸易战正酣之时,美国企业还是在中国投入约140亿美元(约合972亿元人民币)新建工厂,并进行了其他长期投资,其中包括特斯拉公司在上海新建的超级工厂。
这说明,中国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高生产率,而在于几十年来中国建立了全面的供应链系统,从而降低了物流和协调成本,比其他国家更加具有优势。因此,中国目前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毫不奇怪。
中国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美国市场,而需要与美国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更加充分地挖掘中美经贸合作的潜力。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贸易国和经济体,如果更加充分地开展经贸合作,将给两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可喜的变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