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申请贷款,印度把亚投行当成自家银行了

标签:
财经 |

6月17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批准了印度政府申请的7.5亿美元(约合53.16亿元人民币)贷款,以帮助该国抗击新冠疫情。此贷款将用于支持印度防控和检测新冠病毒,以及缓解新冠疫情对印度贫困弱势家庭的冲击。
这是印度为抗击疫情向亚投行申请的第二笔贷款。今年5月,亚投行曾批准向印度提供5亿美元(约合35.44亿元人民币)的新冠肺炎应急贷款。
印度连续两次申请救助贷款,其国内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约有2.7亿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注:印度农村居民贫困线约合每人每日2.51元人民币、城市居民贫困线约合每人每日3.07元人民币)。另有约8100万人生活在人口密集的非正规居民点,他们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有限,因此印度极容易受到疫情影响。
显然,印度本身的医疗水平就相对有限,在目前新冠疫苗和药物尚处于研发阶段之际,印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煎熬。此时,也正是需要国际银行机构及时伸出援手的时候。显然,对于身处疫情泥沼中的印度来说,亚投行在此时的挺身而出是十分关键的。
这些年,印度人把眼光瞄准亚投行,他们似乎把亚投行当成自家银行了。问题是,亚投行不可能只面向印度,而它还要面向亚洲其他中小国家。在印度准备向亚投行贷款的同时,印度尼西亚、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也提出了贷款申请。
据亚投行公布的信息表明,自2016年以来,已在印度的13个基建项目中投资了29亿美元(约合205.32亿元人民币),印度已经成为亚投行的最大借贷国,但印度国内基础设施依然不见起色。
印度能从亚投行频繁申请贷款且能实现,一些舆论随之“炸锅”:中印摩擦为何未能阻止印度获取亚投行贷款?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登的消息称,印度已经成为由中国牵头的亚投行最大的受益者,该行迄今为止承诺提供的资金中,四分之一给了印度。这至少表明,中国没有在亚投行贷款问题上为难印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投行的组建资本中,中国是出资最多的一方。新华网2016年的公开报道指出,中方在亚投行认缴股本为297.804亿美元(约合2108.45亿元人民币),占总认缴股本的30.34%,为亚投行第一大出资国。
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印度尽管在出资方面扭扭捏捏,但渴望获得更多贷款却十分积极。印度政府希望借助第一大股东中国的资金,来改善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而且,这次印度拿到新冠肺炎应急贷款,享受了比其他亚投行成员国更大的利益。
不过,外界对印度贷款之后能取得多少效果,是否有偿还能力一直都有所存疑。6月18日,全球三大信贷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将印度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并将该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定为“BBB-”,是投资级别的最低级。惠誉解释,下调评级展望的原因包括:受疫情影响,印度经济增长前景疲软、公共债务负担沉重,以及面临地缘政治方面的风险。
该机构预测,印度截至2021年3月的本财年(2021财年)经济活动将萎缩5%。这意味着印度面临40多年来首次经济萎缩。而受基数偏低影响,2022财年将在2021财年基础上经济增长9.5%。印度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了3.1%,为近八年来最缓增速。疫情进一步暴露了印度长期以来信用记录的脆弱性,预计本财年经济将萎缩4%。
可以设想,如果印度在亚投行大肆借款之后,无法将国内新冠疫情防控住,以及将资金有效转化为经济助推力,以后将失去对资金的吸引力。由于印度经济发展缓慢,有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甚至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