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个人买房,政府奖励?这是扬州市政府发布的楼市政策中的核心内容,让近期有些平淡的房地产市场又热闹起来。5月8日上午,扬州市将《关于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的通知》推出后,迅即被多家媒体曝光,当天下午该市即删除,但傍晚时又重新挂上。这种躲躲闪闪的做法,说明其政策的脆弱性。
对于楼市新政引起的争议,扬州官方5月9日晚些时候的回应是,截至目前,扬州市所推出的奖励政策尚无撤销计划,并认为,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补贴政策是按照住建部和江苏省的文件精神制定的,不是为了“救市”或者“托市”。
相关资料显示,房地产收入在扬州地税之中占比例相当大。据扬州地税局统计,该市2010年房地产税收入库29.99亿元,占扬州地税收入的比重超过30%,达到历史最高值。在增量上,2010年房地产业税收增量占地方税收增量的43.54%,如加上与房地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建筑业,税收占比高达50.29%,这“半壁江山”,对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这也许就是扬州出台楼市新政的背景。当然,扬州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回过头来看,自2011年10月以来,佛山、杭州、成都、吉林、中山、芜湖、上海等众多城市出台不同角度的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的内容涉及限购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
如果说此前中山、佛山、宁波等中等城市楼市松绑政策还是遮遮掩掩,那么,扬州市的“救市”政策可谓“赤裸裸”了,在这些政策中,并没有看到政府对首次购房的刚需和投机需求的购房者进行区分,而是“一视同仁”的均给予购房奖励,这已经不是在放松楼市,而是在扶持楼市了。
我们看到,扬州购房奖励政策的核心是对个人购买144平米以下购房行为给予4至6‰奖励。实际上是一种税费调整的行为,买100万一套的房子,最高奖励6000元。虽然实施效果可能不大,但问题就出在“奖励购房”上。从网络或报纸的评论来看,绝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是,扬州楼市新政无论是何初衷,截止目前向社会释放的都是一个危险的讯号,必然会引起上面的关注。
在调控敏感期内,扬州这种奖励购房政策,可能更多的意味是“生不逢时”。想想看,政府决策层的楼市调控,就是有控制房价上涨,而扬州奖励购房,实际上与政策形成了对立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政策的存活率极低,能够存活一周(5至7天)就算是万幸了。
一言以蔽之,“个人买房,政府奖励”最终会毁了扬州楼市新政。
当然,我们如果客观地看,扬州等众多城市之所以前赴后继,出台楼市新政“救市”,隐藏着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房地产市场逐渐冷却而采取的非常之策。土地市场冷清,开发商开始缓开工不拿地,这对很多之前过分依赖房地产的地方政府来说,财政压力相对更大。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屡屡“试水”微调政策。
目前中国房地产政策是一个很敏感的时期,大家对于政策本身的任何一点的变化都会很敏感,都会引起进一步地遐想。况且,楼市调控政策不是不能变,关键在于怎样变,在于为什么变。例如“限购令”是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决策层对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都不会手下留情。
从全国而言,目前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实现,高房价仍让众多老百姓望而却步,地方政府的“救市”又接连不断,而后又接连被封杀。一旦有成功闯关者,必有追随者。即将扬州新政这次被叫停了,但很快会有其它城市跟进。
其实,政府决策层也很无奈,向老百姓承诺控制房价不再上涨,但效果并不佳,而且常常被地方政府的楼市新政困扰。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政府决策层几乎动用了“政策工具箱“中所有能动用的“工具”,实施“限购令”的确是最后一招了,甚至被称为是限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