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抛售日债触动日本那股神经?

(2010-10-11 07:06:08)
标签:

财经

    邱 林

 

8月中国共抛售了2.02万亿日元(约合1645亿元人民币)的日本国债,这是中国连续7个月增持日本国债后首度减持。日本官方认为,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者购买日债的行为加剧了日元升值的势头。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做法包藏祸心,意图通过推高日元币值来打击日本出口,增加中国对日出口。(10月11日《中国经营报》)

 

中国增持或抛售日本国债本来是一个单纯的市场行为,而现在已演变成一个涉及双方关系的敏感问题。中国今年4月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全球第二大持有日本国债的国家后,日本国内对中国大量购买日本国债议论纷纷。9月9日,日本财务省次官峰崎直树在日本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虽然中国大量购买减轻了日本的债务负担,但是这种行为却可能助长日元升值,从而间接伤害日本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抛售日本国债,日方应感到高兴。然而,日方对中国抛售日债却非常紧张和猜疑,甚至触动了日本某些人的神经。这几天日本官方与媒体流露出的抱怨,在中日之间向来紧张但双边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刺耳的音符。日本《朝日新闻》援引日本政府高级官员的话称,不明白中国为何要抛售日本国债。有的日本网民发帖称,“中国抓住了日本的弱点,日本被中国的热钱玩弄了。”

 

这是日本人情绪化的一种表现。实际上,中国购买日本国债并不划算,与美国国债等相比,其收益率最低。例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3%以上,而日本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只有1.1%左右,另外,日本国债二级市场的流通性要差得多。因此,无论是投资风险,还是保值增值,日本国债都不是中国外汇的战略性转型方向。总量2.3万亿日元的国债,按当下汇率算不到270亿美元,相比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投资,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今年以来连续几个月增持日本国债,被国内部分经济学家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外汇多元化投资策略,称中国不仅需要增持日本国债,面对美国的出口战略与消费萎缩,中国不得不大规模持有其他资产,以消耗贸易顺差所各累的外汇。不过,一些人质疑,由于美国国债不安全,日本国债就是中国2.4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投资的新方向吗?显然不是。

 

美国富国银行的高级汇率专家瓦西里·塞雷布里亚克夫分析认为,作为长期投资目标,日本国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日本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显然没有什么吸引力。再看看日本经济的长期前景,日本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很严重,比如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的作用。日本的债务在GDP中的比重过大肯定是投资者担心的一个问题。

 

确切地说,日本已是一个数量意义上的“破产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公共债务总额已占其GDP的229%,位列发达国家之首。相比之下,前段时间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其公共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也只有113%。之所以国际评级机构屡屡“放过”日元,是因为九成日元国债被日本本国私人部门持有,国外资金持有量不超过4.6%。

 

著名财经评论人士时寒冰指出,中国购买日本国债是“兴致勃勃地往枪口上撞,无疑将对猎人产生更大的诱惑力。更要命的是,日元资产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美元、欧元,一旦持有者被套很难抛售套现,国外的机构不愿意去买日本的国债,就是怕关键时候找不到愿意接盘的,砸在自己手里。”

 

换个角度看,持有日本国债只不过是中国想把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的鸡蛋往外匀匀,然而,日本总是摆脱不了怕被中国欺负的心理惯性,中国买卖日本国债真可谓两头不落好。说白了,还是中国钱太多不知道如何花,中国已经受尽了这样“幸福的烦恼”。看来钱多了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不过,对于日本人对中国抛售日债的抱怨,我们大可不必放在心里。由于市场环境已发生变化,中国投资的策略当然要调整,不调整反而不正常。中国的抛售行为恰恰表明,中国并不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将外汇储备当作政治手段。然而,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决策层面前,是继续大笔购入日本国债,坐看外储长期贬值,还是主动抛售。其实,后者更值得决策层考虑。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管是自身经济发展,还是解决民生问题,都需要大量资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