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频频限制中国产品是何居心?

(2009-09-17 09:10:49)
标签:

杂谈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正在考虑通过一项新的法案,以限制使用外国生产的电信设备,“尤其是中国生产的设备”,以堵住其在去年的孟买恐怖袭击中所暴露出来的安全漏洞。这意味着,华为、中兴公司等在印度市场开拓多年的中国电信设备商,可能在这一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遭遇重大挫折。(9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华为、中兴公司的遭遇已不是第一次。实际上,从中国企业进入印度第一天起,类似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企业的事件就屡有发生。华为公司自2000年起就多次向印度政府提交在该国设立工厂的申请,然而在对方“保障国家安全”的理由下至今仍未获准,使得华为不得不缴纳高额关税从国内进口设备。2005年华为与BSNL的电信设备采购合同也因“安全问题”遭到阻挠而终止。

 

此外,和记黄埔集团所属的港湾事业部也未能打消印度政府的“安保忧虑”,投资印度遭遇挫折。正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举行听证会的一家中国海运集装箱公司,也吐露了进军印度市场的苦衷:虽然印度称要与中国开展合作,但当中国企业真正进入印度市场时,就会遇到各种限制。

 

其实,印度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和投资,并不仅限于上述这些企业,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是刚刚开始。早在这次电信设备事件之前,印度已经多次向中国产品挥舞“大棒”。据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消息,2008年10月份以来,印度已经接连对中国进口产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包括反倾销调查10起,涉及产品包括青霉素、工业盐、热轧钢、汽车转向轴、炭黑、瓷砖、亚麻织物、轮胎等,涉案金额约15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印度,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已开始试探着跨过WTO协议边界,并企图走得更远。例如今年2月,印度政府施行的对中国进口玩具为期六个月的禁令,就是一次大胆的试水。业界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产品对印度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情况下,进口国对产品的数量、价格等变得更加敏感,中国出口企业要加强警惕印度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

 

印度表面上对限制中国产品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实质上是为消除中国企业对印度本国市场的威胁。近年来,中国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在印度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印度仅从中国进口相关电子机械设备总值就达83亿美元,对当地企业形成压力。与此同时,印度企业在华投资却未受到任何限制,印中两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印度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阻挡中国企业的投资,实在令人费解。

 

随着西方国家陷入衰退阵痛,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起来,两个国家都具备巨大的国内经济,2015年之前,两国有可能成为更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正在快速增长,其速度超过中国与任何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增长速度。2008年,中印贸易额已超过5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然而,印度人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只能使印度更加落后,因此反对引进外资和实行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对于中国成为印最大贸易伙伴,许多印度人心里总不是滋味。特别是中国即将取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新闻,在印度国内引起的动静比较大。同时,在与中国的贸易问题上,印度的“保护主义”声音更是甚为高涨。

  

本来国际贸易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间的互惠行为,中印经济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互利关系,因此,印度频频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遭受沉重打击的,不仅中国受到影响,印度也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印度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还会动摇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这对正试图成为亚洲发展最快的经济体的印度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必须看到,印度频频为难中国产品,不断向中国发起贸易战,说明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比以前远为恶劣。因此,我们对贸易战的态度,首先是要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就要勇于应战,例如认真分析印度外贸政策内容和限制中国产品进口是否构成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违规补贴,并适度增加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工具,为国内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