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性不大

(2009-07-31 10:32:33)
标签:

杂谈

    邱 林

 

为期两天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28日在华盛顿闭幕。美方向中方保证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然而,“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并非美国第一次提出。2008年6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上,美方表示,中国在贸易和竞争力领域取得了进步,并将通过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虽然中国在“入市”方面进行了多年努力,但最终未果。(7月31日《北京商报》)

   

截至目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中,有77个国家已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新西兰是西方阵营中唯一的,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然而,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至今均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些国家一方面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另一方面把承认与否当成一张牌来打,只要对他们不利时,就用来要挟中国。

 

长期以来,美、欧国家一直以世贸总协定中的部分注解,作为它们对中国等一些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特殊反倾销法律的多边依据。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率先于肯尼迪回合后,发明创造了寻找替代国来确定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格的方法,从而开始扭曲倾销本义,对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歧视的反倾销法律。

 

分析人士认为,从市场经济这个泛概念的意义而言,中国无需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但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反倾销中一个技术性的条款和概念,关乎产品在反倾销调查中能否得到公平对待。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会减少贸易争端,中国的对外贸易就会得到公平的待遇。

 

就像中国加入WTO 一样,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否被世界承认主要是取决于美国的态度。然而,争取美国的认同却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美国也曾把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2004年6月,美国商务部就“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进行听证,中美双方代表将在听证会上进行公开答辩,这同时也是两国在这一问题上首次“正面交锋”。大多数美方参与者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家美国协会更是在材料中提醒美国商务部,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入世承诺中关于15年内可以被看做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

 

2004年7月,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古铁雷斯在华盛顿召开的亚洲协会会议上说,中国必须比现在付出更多努立开放市场,确保不折不扣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而且中国有责任确保不再对美国对华出口设置“人为、不合理的壁垒”。古铁雷斯的话代表了美国官方的立场。美国所谓的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只是一个借口。这种标准没有什么科学性,达到以后还会有其他标准,承认与否主要还取决于美国政治上的意愿。

 

近年来,虽然中美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过多次谈判或交涉,但都没有取任何进展。这当中,美方反复举出一些例子来印证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依旧带有强烈的行政干预色彩,称中国目前的情况离一个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此次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重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显然是美方对中国的一个姿态,但 “入市”要进入实质性地谈判,或要美方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还为时过早。

 

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低迷的情况下,中美作为世界的两大经济体,理应有责任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为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美国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尤其是对于美国的消费者而言。然而,美国人有其自身利益。他们一方面享受着中美合作带来的成果,一方面又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人们注意到,今年以来,美国已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多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特别是今年6月下半月,在不到10天内,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连发3起“两反”调查。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国已将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变成中美关系中常用来保护自身利益的经济屏障,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其本身所应有的公正性,也失去了一件随时拿来对付中国的王牌。因此,期待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