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邱林
邱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680
  • 关注人气:7,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国外并购矿业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2008-11-17 09:05:18)
标签:

杂谈

    邱 林

 

次贷危机带来银行系统的信贷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2008年国际矿业并购数量急剧减少。而金融海啸带来的矿业并购低迷,却成为部分中国企业眼中的机遇。中铝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表示,由于国内电解铝生产成本较高,公司未来的并购计划将集中于海外市场,而未来的半年内则是公司认为的最佳时间窗口。(11月17日《中国证券报》)

 

根据标准银行的统计,近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自2008年初到现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完成大宗的兼并与收购。而2007年之前,矿业投资与并购的热度还相当高。市场人士注意到,由于国际勘探融资渠道趋于枯竭,大量的项目被迫停止,一些国家的采矿业价值也大大缩水,这正成为中国钢企海外并购的良机。

 

目前,首钢以2.5折低价并购澳洲吉布森山铁矿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将有可能获得该铁矿的绝对控股地位。不过,今年4月,首钢并购澳矿案却遇到不少麻烦。当时,首钢拟以每股2.60澳元、总计约2亿澳元的价格收购澳洲相关公司所持有的吉布森山铁矿9.74%股份以及9.98%股份的选择权,但被澳大利亚政府有关部门叫停。

 

没想到,仅仅半年之后,吉布森山铁矿的股权交易价格就打了2.5折。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吉布森山铁矿遇到了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因为一些中国企业要求推迟10月至12月的铁矿石发货时间,使该铁矿举步维艰。相比4月份高价竞购,首钢此次可以说是以较低价格并购了澳矿。

 

为赢得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话语权,今年以来,国内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型钢企主动出击,2月,中铝公司出资140.5亿美元,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SPPL,联合美国铝业公司,获得了力拓在英国的上市公司的12%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9月,中钢集团经过7个多月的努力,出资92.18亿元人民币赢得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控股权,这是中国企业在对外资实施敌意收购战中取得的首个胜利。

 

中铝、中钢的并购,加上首钢此次成功并购澳洲吉布森山铁矿,将对钢企国外并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专家指出,当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将导致全球矿产资源步入调整和相对低潮阶段,为资源储备相对不足的国内钢企通过并购进行资源整合,完成国际扩张提供了比较有力的条件。

 

不过,中铝、中钢和首钢的举动,已引起一些国外媒体的关注。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今年海外并购热潮中的登峰之作,是中国不断增加的并购机会以及中国挑战者的涌现造就了这一趋势。但评论认为,中国在世界并购舞台上仍然只是一个较小的角色,中国企业的国外并购还处于落后地位。如果利用GDP或外贸额来推算一个经济体对外并购的潜力,那么中国的并购活动要达到英国或美国的水平,至少还需要增长10倍。

 

的确,比起西方国家,我们在海外并购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在国际同行中,中国钢企参与海外并购还只能说是新手。其实,海外并购作为通向全球化矿业运营的途径之一,却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种方式,这种并购成果绝非唾手可得,中国钢企需要做的只是更多地从自身发展角度去考量海外并购。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王岩指出,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方面,海内外市场对中国矿产品的需求锐减,矿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很多矿业企业资金链吃紧,甚至出现亏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矿产资源行业步入调整和相对低潮阶段,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矿产资源类企业估值较低,为资源储备相对不足的国内矿业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进行资源整合、完成国际扩张提供了并购和迅速崛起的良机。

 

那么,中国钢企国外并购的时机真的成熟了吗?回答是肯定的。在国外采矿业价值大大缩水的情况下,国内一些有实力的钢企应主动出击,以入股、控股、合资等形式,积极参与国外矿业并购,逐渐形成中国钢企在国外的铁矿石基地。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像中铝、中钢和首钢这样的企业在国外并购、合资的消息会越来越多,其收购的范围和规模也会越来越大。通过这些有力的举措,增加中国钢企对国际市场的掌控力度,降低今后铁矿石涨价带来的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