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油品黑市泛滥,政府不可缺席
(2008-10-17 15:02:41)
标签:
杂谈 |
多年来,油荒始终如一个挥之不去的阴魂,不时在国内作祟。每每发作之际,加油站排队、机器停转、车辆停驶、市场恐慌等诸多乱相便接踵而至。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另一个地下成品油黑市却往往在这一刻火爆异常,囤油、倒油、掺油等种种怪相也随之百出。在此过程中,一批投机客大发其财,隐身幕后的寻租者更大受其益。(10月17日《上海证券报》)
某种程度上,黑市已成为国内成品油生态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既成为众多市场主体的栖息地,有时却也令利益相关者遭反噬。例如,近期国内民营油企日子颇为难过,以至要联合起来动用反垄断法向两大集团“发难”。有业内人士将之解读为市场对囤油者的报复。因为油不紧张了,成品油批发价持续疲软,当初在油荒时囤了大量资源的油老板就被深套其中。
显然,油品黑市和油荒已成为一块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依、共生共存。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一位高层人士称,“油越紧张,黑市就越发达——这是不变的规律,每年国内大约有5000万吨这样的隐性油源在黑市中流动。”在他看来,导致黑市油泛滥的原因之一正是成品油限供政策所引发的资源紧张。
但在另一些行业人士眼中,黑市又何尝不反过来令资源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就在这一次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轮回往复中,我国的油荒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成品油黑市也催生出一宗宗见不得阳光的交易,同时,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据报道,在国内一些地方,由于黑市油交易泛滥,酿成的严重事故时有发生。例如宁波市某浴场业主因在加油站加不到浴室锅炉用的柴油,于是,就在一黑市柴油交易点购买,孰料这些黑市油竟掺了水,导致两台价值2万元的浴室锅炉就此报废。在厦门市杏林区西亭村,一个村民在滚动装有柴油的铁桶时,油桶突然爆燃,喷出的火团将8人烧伤,而上述柴油同样购自当地的黑油贩子。
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只是油品黑市泛滥的冰山一角。在这些年发生的囤油、倒油、掺油等种种怪相中,其实都不是国内石油市场油源出现了根本的紧张,而是由于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本身行为所致。由于发改委不同意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较国际市场价格便宜,于是中石化、中石油却宁愿走出国外赚外汇而不愿做自己国人的生意,造成成品油市场上的人为紧张。
前期国际油价飙涨,原油补贴远追不上中石化、中石油的亏损。于是,出于惜售待市并向有关部门施压的想法,他们采取逐步控制销售节奏、细水长流的方式,维持市场供应基本满足需求的状态。而市场投放量的减少也导致整体市场价格被逐渐推高。另一方面,社会单位也在市场价格走高、零售价可能被解禁的预期下,投机性需求高涨,不断加大采购积累库存。
过去的每一轮国际油价上涨,都会带来国内油荒和黑市泛滥,而现在国际油价逐渐下降后,也没能抑制油荒和黑市泛滥。随着国际油价节节回落,内地除了北京等“敏感”城市成品油供应稍微正常之外,很多地方油荒再次出现。在一些地方,司机们在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里往往加不到油,但在一些私人加油站里,却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是价格比国家牌价高,而且没有发票。
事实证明,根治油荒和黑市泛滥已到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对成品油市场而言,政府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尤为重要,有了这样的制度,就会让成品油的稀缺不至于成为黑市泛滥的根源。当然,治理成油品黑市泛滥不应该只是功利的一时一事之需,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治理黑市泛滥中,政府不可缺席。
在具体操作上,政府一方面可采取严厉措施,打击黑市交易,另一方面推进资源交易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在一个定价机制完善的市场上,资源的流动将遵循经济规律,既不会因调价预期的存在而囤油“逼宫”,更不会因价格落差的扩大而向外倒流或让黑市泛滥。此外,政府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就能从体制上遏制成品油黑市。同时,国家权力管制的成品油体制也要逐步转化,顺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