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真的没有给中小企业贷款吗?
(2012-09-13 09:16:51)
标签:
财经证券感悟随笔社会/纪实时事评论谈天说地杂谈 |
分类: 财经证券 |
银行真的没有给中小企业贷款吗?
韩强
进入2012年以来,随着温州出现老板跑路,一些经济学家指责银行不给中小企业贷款,让老板们无法生存,一时间报刊也纷纷发表文章,好像银行歧视中小企业。让我们看一看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请看一个报道;
2010年4月,张鸣以单价8.1万多元/平方米,总价近3800万元,一次性付款方式,预订了温州某楼盘一个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1~4层排屋,并付了500万元购房定金。
其间,张鸣预感政策极大转向,立即向开发商提出退房,并希望退回500万元的购房定金,但并未得到开发商允许。由于未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开发商把张鸣告到法院。经法院调解,开发商愿降价近700万出售给张鸣。在择选中,张鸣以3100多万元买下这排屋。
“这3100万全部来自周边亲戚朋友。”张鸣说,亲戚朋友多以房产、企业等作抵押从银行融资而来,也有从民间融资而来,“他们给我月息一两分,赚取一点利率差价。”
在2009~2010年这轮房价高涨中,温州炒房客主要由50%的企业主、20%的专业炒家,还有30%的官员和跟风者组成。温州某中介部门主管谢先生认为,企业主占比百分之三四十,专业炒家占比百分之一二十,其他为官员和跟风者。
去年7月,一份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监测报告显示:温州约20%的民间借贷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据保守估计,温州直接或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至少占贷款总量的1/3,而且50%以上的贷款以房地产作为抵押保全品。(温州炒房团全军覆没
八成炒房者资金被套资不抵债
这本来是一篇报道房地产的文章,但是却无意间泄露出事实:第一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了,张鸣的3000多万,来自周边亲戚朋友,而这些人的钱“多以房产、企业等作抵押从银行融资而来”,这说明银行确实贷了款,只不过转移到张鸣手里,也就是说温州炒房客的钱,相当一部分是银行的贷款。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监测报告显示:温州约20%的民间借贷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据保守估计,温州直接或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至少占贷款总量的1/3,而且50%以上的贷款以房地产作为抵押保全品。
问题很清楚,一些老板筹资不是干实业,而是在炒房,这才是温州某些老板陷入债务危机的根源。这里我们要问:某些经济学家为什么要指责银行不给中小企业贷款,为什么不调查研究而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