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回答股民是含糊其词
(2012-05-19 23:59:58)
标签:
财经证券感悟随笔社会/纪实时事评论谈天说地杂谈 |
分类: 财经证券 |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回答股民问题含糊其词
韩强
最近看到《证监会回应八大热点问题:不会为救市而停止IPO》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519/015412100416.shtml
5月18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针对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市场扩容、“新三板”T+0制度、上市公司分红除权除息等八大方面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投资者普遍关心的还是新股发行问题。一位网友提问:“股市这么低迷,但新股发行、增资扩容的脚步并未停缓,为什么不能暂停新股发行,提振股市信心呢?”
证监会方面称,市场指数高低不是行政监管的范畴,停发新股则是典型的行政管制,监管部门不能根据指数高低来调整发行节奏,否则就是走“回头路”,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证监会方面还表示,新股发行节奏与市场的涨跌无必然联系。2007年A股IPO融资4590.62亿元,居全球首位,沪深300(2573.976,-39.97,-1.53%)指数上涨161%。2004年、2008年停发新股,A股市场并没有改变持续下跌的趋势。(2012年05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
《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年度全球IPO最活跃国家》
中国成为IPO最活跃的国家,共有187家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大约505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美国(69个IPO募集资金205亿美元)和巴西(6个IPO募集资金130亿美元)。(《2009年全球资本市场IPO融资报告》2010-01-08 《环球企业家》)
《2010年,中国股市今年IPO融资额全球第一 跌幅全球第三》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4日讯(王红娟)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初以来中国内地加上香港股票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到的资金总额高达528亿美元,摘得全球股市IPO融资桂冠。不过,与大规模股票发行筹集资金不太协调的是,中国股市今年整体表现不佳,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今年迄今为止累计跌幅仍然高达11.4%,在金砖四国股市中表现最差,在全球的排名仅仅略好于希腊和西班牙。(《中国经济网》2010年12月24日)
《2011年中国IPO规模世界第一》
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公司2011年通过IPO融资730亿美元,大约是纽约证交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和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总和的两倍。
香港连续第三年坐上头把交椅,2011年IPO融资规模为309亿美元。而纽约和伦敦交易所分别为307亿美元和180亿美元。
这个数据掩盖了大陆和香港交易所2011年疲软的交易状况,市场动荡迫使一些公司推迟上市,有的甚至最后时刻取消交易。(《2011年中国IPO规模世界第一》2011-12-29 《世华财讯》)
我们还看到,全球股市都在减少融资,只有中国在大量扩容:《安永:全球IPO活动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2012年03月30日 07:32:31 中财网 )
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昨日发布《全球IPO最新信息》。信息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球首发(IPO)活动锐减;截至目前,一季度IPO交易共有157宗,募集资金143亿美元,募资额较上年同期(296宗交易,募资466亿美元)下降69%,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如此,香港、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依然名列全球募资额前五大市场之列。今年一季度全球前20大IPO交易中,8宗在亚洲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期,亚洲各证券交易所的IPO活动占全球IPO募资总额的47%,其中84宗交易已完成,募集资金67亿美元。但与2011年一季度(155宗交易,募资259亿美元)相比,今年一季度亚洲市场的募资额下降74%。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称,“市场指数高低不是行政监管的范畴,停发新股则是典型的行政管制”,那么我们请问:不国际市场都在尽量减少新股发行,为什么我们要高速扩容?顾市场承受能力高速扩容是不是行政管理方式?
(此文已发表要新华网发展论坛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98639056)